編過果不靠吃空餉,甚至大多數營頭也沒有辦法維持下去。
雖說,好歹是拱衛畿內外圍的第一要鎮,但實際上卻落在了第三流。雖然靠近中樞,卻是諸多畿內駐軍中編制最大,配給最弱的,各種年節賞賜,也總是輪在最後。
所謂朝廷中軍的序列中一等北軍二等衛,三等府衛四等番,但其實那些番軍中或如回紇兵一般受到特別供給優待的,或如拓揭、義從等時常可以受到天子關注的胡兵,甚至也要比他們過的好。
管理上按照中軍的標準,不但要受到京畿御史的監臨彈劾,時常會有內使以巡閱為名來吃拿卡要,但是供給上按照外軍的變準,總是排在最後廷供給不足,則就地自籌。
因為關內大量的青壯年,以及各大水系流域,大部分上好的土地,都被圈佔在龍武軍的軍屯中。剩下的地方百廢待興,才一些地方剛剛恢復過來,甚至還沒有全盛人口的小半,抽不出多少油水來。而靠近京畿那些州縣雖然情況好的多,大可以打秋風,但是抵近京畿的地方,卻沒辦法象別鎮一樣巧立名目,吃相做的太難看。而且靠近政治中心,地方上關係也很複雜,動不動就會觸犯到某某公卿,或是權顯門第的利益,雖然以老帥的功業可以不大理會這些聲音,但是數量多了也是個麻煩。
而原本拱衛關內,最有油水的四要,蕭關在神策軍手中,大散關、武關在龍武軍手中,只有一個潼關,可以收些補貼,但是朝廷統一財賦,清減大部分通關津稅之後,就只剩下巡市錢和度路費,這個度路費,還是老帥以修繕關隘為名,特地向朝廷討來的徵收名目。
不過好在這些年東西商旅往來稠密,驛道繁忙,因此捨得打點關上,以換取便利和效率的商家,不乏其人,雖然隨季節數目不定但也是一筆大收入,不過畢竟僧多粥少的分到底下,也沒有多少。
此外扶風也算交通要道的望郡,可以從地方田賦商稅裡抽成,還有軍眷在驛市中開辦的一些營生,也能補貼一些,可以給將士維持個囫圇半飽。還有小半職銜,被分期賣出去,作為將官年節的福利。
同樣遭遇的,還有陳玄禮,不過這位京畿防禦使,拿了了層層縮水的開辦費和公用錢,很聰明的只搭個衙門架子,配幾個擺設,根本不怎麼理事,前兩年乾脆進入武學,舒服的被供養起來,做一箇中飽私囊的富家甕。
相比近在咫尺的鐵拔軍,那就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了,同樣是新成軍的序列,卻因為有個強大的靠山而呈現出另一種面貌,九千名將士人人一馱數甲,配備最新式軍械和火器,隊正以上軍官還有專門量身定製的兵器和帛甲,還有大量的車馬和弩機石炮,各種司職和配給一應俱全。一年大部分時間都有活的豬羊供應,偶爾還有時節瓜果供給。一個小小的校尉,甚至可以以同鄉會親為名,舉辦上百人的聯誼宴席。
所謂人比人,氣死人。
有門路的,早請調高就他處了,哪怕是到那些外鎮軍,起碼也有戍守一方作威作福的機會能輪到一些富州,也可以過的很滋潤,總比夾在這不中不外的尷尬地境的好。
象段秀實那樣作風強硬,又不擅長與上官相處的人,居然會被北衙第一的龍武軍看中,簡直是走了天大的狗屎運。
沒有門路,又心思靈活的,乾脆開始與賁臨的鐵拔軍,做起買賣來。由於老帥呆過軍鎮多,門路也多因此天南地北的都能扯上點關係,做點兼職補貼家用,也順理成章。
剩下來的人,不是鐵了心要追隨老帥,就是實在無處可去的。
老帥是個不折不扣的武人,這也是天子信用他的理由雖然他鎮守邊疆勞苦功高,皇帝的賞賜極為豐厚,但多年的賞賜和斬獲,幾乎都用來補貼那些追隨多年的部曲,因此哪怕他新任外鎮,從安西軍到河西軍,也有一大批人一路追隨過來。
按照正史,他結局本該在城之圍,中流矢,而與病榻上大喊殺敵而逝既然陰錯陽差出任了關內節度使,他也沒有懈怠。
這些年幾乎是一邊四方籌措,扯著樞密使的牌子據理力爭,為了足額的下撥沒少得罪人,一邊慢慢從遷回的丁壯中,用免役減賦的名頭,吸收了一批堪用的青壯,才搭起大兩萬的架子。雖然軍器兵械一直沒有配全,但好歹可以用輪換使用的操練,來保持一定的戰鬥力。
相比外鎮別是臨近的隴右節度使王思禮的名下,那些十不存二三的空大架子部隊,卻是好的多了。
作為朝廷消藩的隱性措施之一,除了朔方河東這些需要直接迎敵的超級大鎮之外,對於外軍的那些普通藩鎮了糧食的供給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