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好心,如果周全的計劃和安排。很可能得到是於初衷相反的結果……你現在明白了麼”
我對小東西說道。卻看了眼還低著頭看不清楚表情顯然深受打擊地阿蠻,將她攬過來眼圈紅紅的靠在身上。
“有你這個心是好……但行善也要量力而行。注意方法……起碼要鼓勵還人有好報的風尚,可知孔子與魯國奴隸的典故”
“就是那個花錢贖國人而不求回報的子貢麼,”
小丫頭抬頭應聲道
“不錯,這就是將道德高點變成道德底線的壞處……
“這和今天的事情有關麼。
小丫頭很配合的問道
“有,春秋時期魯國制定了一條律令,如果有本國人在外國淪為奴隸,若有人肯出錢把這些淪為奴隸地魯國人買回來,可以憑有關證據到魯國國庫領取國家相同甚至更多地補助。這條法律頒佈之後,大大推動了魯國人的救贖行為,產生了非常好地社會效果”。
“孔子弟子中的子貢是一個很有錢的成功商人,他在別的諸侯國遇到很多魯國的奴隸,他自己掏錢將這些奴隸一一贖回,並且為了顯示自己高尚的品格,不向國家要補償金,並且頗以此為榮。”
“誰知道,他的這種行為,遭到了孔子的嚴肅批評。因為孔子的觀點是這樣的:國家的目的是解救自己的國人,並且願為此付出一定的代價給實施這一行動的人給予報答和補償,這個報答和補償是為了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到這一行動中來。”
“而子貢的行為一下子給這種行為設定了一個大多數人達不到的道德標杆,如果有另外的人贖回了魯國的奴隸,他將面臨一個兩難選擇:如果他去向國家要求補償的時候,對應於子貢反而成了風格不夠高尚的人;如果他不去向國家要求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