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這也是老皇帝一直隨身攜帶地重要信物。當初救駕有功,老皇帝一識興起身邊又沒有什麼東西稱手,就賞賜給我其中地一半。
後來從高力士那裡知道了這個典故,覺得麻煩不敢受想送還,卻被意味深長的教訓了一頓,現在剩下地一半居然緊急送出來,這說明了什麼。
“成都那裡怎麼……
“尚……”
他似乎說完這番話,用盡了全部的精神,只吐出一個字,再次昏死過去。
“軍醫官……”
“用醒神藥……
一片手忙腳亂中。
我的第一反映是太荒謬了,失控的歷史車輪又開始亂碾人了,這次似乎要碾到老皇帝頭上去了。貞觀十七年,唐太宗命將軍梁建方率蜀兵擊敗松外(松州邊外。松州,四川松潘縣)諸蠻,諸蠻七十部,共十餘萬戶先後歸附,梁建方任酋長蒙和等為縣令,各統所部。梁建方遣奇兵從州(四川西昌縣)走間道突然到西洱河,酋長楊盛大驚,與各部首領十人到軍門請歸附。當年,西洱河大首領楊同外,東洱河(洱河東邊)大首領楊斂,松外首領蒙羽都爭相入朝,唐太宗各授官秩。蒙是烏蠻大姓,其中松外蠻首領蒙羽,就是南沼王室的祖先。
此外西洱河(洱海)周圍是另一箇中心地區,這裡居住著被稱為河蠻的農業部落。據說是楚軍與土著的後裔,“自雲本皆華人”,一向與內地關係密切。
因為當初的五詔與河蠻部落,受吐蕃威脅,常棄唐歸附吐蕃。南詔因為最南的地理位置始終附唐,因而得到唐的支援。開元十七年。唐玄宗封南詔皮邏閣為臺登郡王。次年賜皮邏閣名為蒙歸義,進爵為雲南王,乃厚賂劍南節度使王昱,請求合六詔為一。王昱向朝廷代請,得唐玄宗允許。由皮邏閣出兵,唐派遣中使(宦官)王承訓、御史嚴正誨參與軍事,先滅越析。次滅三浪,又滅蒙,很快統一了六詔,成立以西洱河地區為中心,烏蠻蒙姓為國王,楊、李、趙、董、鄭等數十姓白蠻大姓為輔佐。集合境內各族(包括漢族)共同組成地多民族國家。並於開元二十九年。遷都洱海邊上的太和城(大理附近)。
六詔是但由於特殊的環境。它自立國以來,就一直夾北方高地的強國——吐蕃。和東面更強大的唐朝之間搖擺不定,另一方面又南下擴張,攻掠中南半島諸國的驃國(北緬甸)等土地人
唐力助南詔統一,原想南詔出更多的力去牽制吐蕃。但皮邏閣利用唐與吐蕃地矛盾,立在唐一邊取得勝利,勝利以後,南詔與唐各有自己的想法。南詔國王是烏蠻。臣民卻是白蠻。向東兼併西爨,希望成立一個大白蠻國。可是。唐要保護西爨,又要南詔多出力牽制吐蕃,這樣,雙方雖然還保持著和好關係,實際上卻已經發生不可調和的矛盾。
但事實上它作為一個被扶持的藩屬,和唐朝從來就不是一個層面上的對手,因此雖然邊境時有衝突,但是有廣大而眾多的羈縻州為緩衝,還算平靜,十四年前,皮邏閣地孫子鳳伽異入唐,授伽異為鴻臚少卿,妻以宗室女。這種局面直到十多年前才被打破。天寶七年,閣邏鳳即南詔王位成為第5代王,雖然繼續接受唐地封號,對其父地隱忍政策不滿,開始有所變化。
這時唐王朝已經控制了洱海地區之後,便加緊經營滇池區域,築安寧城,開步頭(今元江)直通安南,受到另一個南蠻大族爨氏各部反抗,殺築城使者越崔都督竹靈倩,唐王朝派南詔前往鎮壓,閣羅鳳乘機拉攏爨氏各部,奏請朝廷以各爨氏謝罪而罷。閣羅鳳還將一女嫁給爨歸王之子守偶,另一女嫁給爨崇道之子輔朝。唐不希望南詔勢力進入滇池地區,遂派判官李宓以反間計挑起爨氏內江。爨崇道殺爨歸王、爨日用。歸王妻阿奼求救於南語,南詔出兵殺崇道父子,導致唐與南詔矛盾激化。唐朝廷決意打擊南詔,想以皮羅閣另一子於誠節取代閣羅鳳,並加倍徵取糧稅以削弱南詔,
劍南節度使鮮于仲通,性急躁,不知方略,他的屬官雲南(即姚州)太守張虔陀更加放肆。南詔國王謁見都督府都督,照慣例要帶著妻子同來。天寶九年,閣邏鳳路過雲南,張虔陀甚至侮辱同來地婦女。勒索賄賂,閣邏鳳不應,張虔陀派人去辱罵,並向朝廷告發他的罪狀。
閣邏鳳憤怒,起兵攻破雲南,殺張虔陀,並取羈縻州三十二州。天寶十年,鮮于仲通率兵八萬往擊南詔,閣邏鳳閣羅鳳派楊子芬、姜如芝向鮮于仲通宣告張虔陀的罪狀,請求再置姚州、安寧以謝罪,並聲言不讓自新,只有降於吐蕃,“雲南恐非唐有”。但鮮于仲通不允,大軍直副大理,南語求救於吐蕃,大敗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