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部分(2 / 4)

小說:回到明末當軍閥 作者:標點

打金華的時候,朱萬華以自家家丁為核心組織了三千義軍,幫助金華城防守,這才在周圍縣城都被攻陷的情況下,守住了金華,應該說是有功的。

他來找楊潮。也是希望跟著楊潮一起去紫薇山。

楊潮很能理解朱萬華的心思,他想立功,不是為了做官。而是希望透過立功解救父親朱大典,此時朱大典還在北京的詔獄裡呢,如果朱萬華能立下一個功勞,那麼皇帝一高興也許就釋放了他父親。

楊潮安撫了一下朱萬華,允許他跟著一起去,朱萬華千恩萬謝的組織他的義軍去了。

跟這兩人一番談話,加上手下在城中悄悄打探來的一些情況,楊潮突然覺得,事情比自己想象的要複雜的多。

此次許都造反。肯定是地方豪強跟官府角力無疑,許都自然是代表地方豪強。而他的對立方卻有些模糊,姚孫棐肯定是對立方之一。但是一個小小的縣令怕是沒有資格跟這樣的豪族對抗的,背後肯定有人。

楊潮又打聽到一個訊息,許都造反的時機,除了是金華知府空缺的時候,而且還是在兩浙巡按御史左光先剛剛調任離開的空當,這不得不讓人懷疑。

更讓人懷疑的是,左光先已經調任,剛剛離開聽到訊息後,半路折返回來,立刻指揮起來對許都的剿滅工作中。

如果換一個文官,自己已經離任,遇到故地叛亂,怕是正該慶幸,才不會去管後繼者的麻煩呢,可是這個左光先卻立刻折返,看起來頗有責任。

但是弄清楚左光先的身份後,楊潮就感到其中有鬼,左光先是東林巨頭左光斗的七弟,安徽桐城人,顯然他的身份肯定是東林黨人,而且是東林黨中一個大員。

同時跟許都直接衝突的東陽縣了姚孫棐也是安徽桐城人,左光先去職折返,誰敢說不是來給姚孫棐撐腰呢。

而且楊潮還聯絡到,也許正是左光先在浙江做巡按御史,所以姚孫棐才敢跟豪族叫板。

《明史》記載:“而巡按則代天子巡狩,所按籓服大臣、府州縣官諸考察,舉劾尤專,大事奏裁,小事立斷。”

顯然巡按御史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大員,有左光先在上面壓著,姚孫棐還真有足夠的底氣跟這些豪族對抗。

否則楊潮是不相信地方縣令會得罪地方豪族的,護官符的道理曹雪芹都懂,沒道理姚孫棐這個做了好幾任縣官的傢伙不懂。

楊潮想到後世一部電影讓子彈飛,葛優在裡面說做縣長的門道:“要拉攏豪紳,巧立名目,豪紳交了稅百姓才會跟著交,最後豪紳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二八分成,豪紳得八。”

許家是東陽豪族,家裡有三世尚書的牌坊,御賜三代尚書,這樣的地位,顯然是那種有資格分到八成的豪族。

可是看看縣令姚孫棐的所作所為,張獻忠軍隊攻入江西,浙江人心惶惶,地方官員藉機要練兵,到處籌集錢糧,說是真想練兵也好,說是藉機斂財也罷,但是怎麼也不可能敲詐到地方豪族身上,可是姚孫棐還真的盯住了這個許家,許家是東陽第一家,姚孫棐就要求許家交最多的錢,讓他們出一萬兩銀子。

一萬兩銀子,許家出不起嗎?

這是開玩笑,許家養了一萬多家丁,每年光是這些家丁的吃喝怕都不止十萬兩。

那麼他們捨不得嗎?能捨得花錢養亡命之徒,會捨不得給縣令一萬兩銀子。

只能說許家不想給,為什麼不想給,因為這不合規矩!

向來都是豪族和官吏合起火來壓榨窮鬼的,你姚孫棐要敲詐豪族,這是破壞規矩,所以不能接受,所以寧可花更多的錢玩一出造反,也不肯向縣令屈服。

結果就鬧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但是姚孫棐當真只是跟左光先是一夥嗎,楊潮覺得也不盡然,他還打聽到金華同知倪祚善也是安徽桐城人,跟左光先和姚孫棐是老鄉,明代的老鄉關係是極為緊密的一種關係,幾乎是天然的同盟,顯然在金華府這裡,已經形成了上層以左光先為首,中層以倪祚善,下層以姚孫棐組成的東林同盟。

這個同盟跟地方豪族爭權奪利,最後引起了許都的造反,而且選在左光先剛走的時候就發動,顯然早就已經等不及了。

但是豪族也不可能是孤軍奮戰,起碼那個王雄就十分可疑,楊潮認定這個兵備道跟豪族是一夥,也就是說他們跟左光先的東林派為敵,或許本來就是政敵,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所以王雄選擇站在豪族一邊。

不過楊潮有一個疑惑,他打聽許都葬母的時候,姚孫棐報告說許都要造反,結果王雄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