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部分(2 / 4)

們的坦克則儘可能保持原地不動並停留在隱蔽陣地上提供掩護火力,爾後,我們在新的有利地段上臨時佔領陣地,而當坦克開始進行下一次衝擊時,我們轉而給坦克提供火力……。這種戰術效果很好,儘管敵人的火力十分猛烈,但並不能阻止我們的前進。敵人接連不斷地遭受損失,並且一次又一次地被迫撤出了陣地……。”

他用的武器是38式反坦克炮,這種炮可以發射多種彈藥,用穿甲彈在914米距離上射擊時,可以穿透著角為30度、厚度為50。8mm厚的裝甲板,隨著彈著角的增大,穿甲厚度還將會大幅度增加。這種火炮的外廓非常低矮,如果構築的火炮掩體超過0。6米的話,那麼它的炮身就幾乎會貼到地面上,因此整個炮位很難被發現。所以這種炮加上一個同樣低矮的機動效能不錯的底盤就是一種很不錯的步兵支援武器!

因為豹三坦克主要供給裝甲師使用,國防軍中為數眾多的步兵師只好等待裝甲師換裝完畢之後才能分到坦克。等待的時日至少需要一個月之久,在此期間戰鬥不會停止,蘇軍不會等著德國人裝備好了再來打他們。德國很多武器生產廠沒有得到豹三的組裝生產任務,他們的產能閒置著也是巨大的浪費。為了改善前線部隊的炮火機動能力,白起與施佩爾商議之後就將這些面臨停工的工廠做為改裝前線急需的突擊炮之用。只不過幾天時間使用小阿福改裝工具的工人們就能拼湊出一種效能不錯的替代品。於是作為權宜之計,用大量的38式反坦克炮加便於製造的傘兵突擊車這種組合式的突擊炮車就大量出現在德軍裝備序列中。

小阿福的設計有一個妙處,那就是充分的考慮了使用者的需求。他的設計餘度很大,幾乎像是瑞士軍刀一樣的可以千變萬化!就拿這種突擊炮車來說吧,連線著炮架的底盤是緊固在沙漠襲擊者越野車上的。需要更換的時候能夠很方便的拆下幾個螺絲,拿吊車吊走,根據需求換上連線著迫擊炮或者是火箭炮的底盤。這種模組化設計的好處就是維護方便,更換快速。保證了部隊需求的滿足。越野車的生產速度遠遠超過坦克,大眾車廠的生產線晝夜不息,產能全開的話,兩秒鐘就能出產一輛車!隨著這種效能極好的大號越野車不斷大量的裝備部隊,很快每個師都有了這麼幾百輛左右。就像是吉普車對於美軍一樣,沙漠襲擊者對德軍也起到了同樣重要的作用。很多時候它比小巧的韋斯利吉普要更能頂事。所以步兵師中專門的反坦克炮兵,迫擊炮兵,火箭炮兵就出現了固定的編制。之所以連這種臨時編制都有了,是因為白起提倡師一級的部隊要多一些自主性,要大膽的根據自己的想法去打仗。所以師長們有了更大的權力,可以按照自己的構想去作戰。

這一路來吃夠了德軍機動火力苦頭的安東諾夫很氣憤,他痛定思痛,回想當初德國人面對這種劣勢的時候,他們是怎樣做的。想要參考一下,反過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現在輪到蘇軍品嚐這種無奈的滋味了,要彌補這個差距。士兵們勢必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要用更多的鮮血更多的生命來鋪墊!

當初t34危機發生的時候,德國人也是這樣的狼狽。德軍的35/36式37mm反坦克炮根本打不透蘇軍的t-34坦克,但這種火炮卻是德軍步兵連唯一的反坦克武器。至於反坦克槍更是毫無用處,以致在德軍開赴前線時,都索性把它留到了後方。當時能夠摧毀蘇式t-34坦克的唯一真正有效辦法,就是靠近坦克,將一個巨型炸藥包扔列坦克後甲板上,或是將一顆“圓盤”地雷扔到履帶下面,或是將一顆帶有引信的“圓盤”地雷扔到炮塔突出部的下邊。這是一種不惜代價的作法,在使用這種辦法時,步兵的傷亡很大。但在效能更好的新型火炮下發之前——這還需要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因為除此之外,別無它法。還有一種辦法是,一些勇敢計程車兵靜候在戰壕內,等t-34坦克開近到幾米遠的地方時,他們突然跳將起來,使用槍榴彈從坦克側方或後方對坦克進行射擊,這種辦法有時也還奏效,但多數情況下都不起作用,而被激怒的坦克往往會調轉頭來將他們消滅。

一種行之有效的權宜之策,是重新揀起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發明的一種攻擊辦法,這就是把5-6枚手榴彈捆綁在一起,用其中一枚上的引爆裝置加以引爆。這種集束手榴彈在爆炸以後足可以擊穿t-34發動機的艙蓋,並能使發動機熄火,但同樣也是隻有勇敢而堅定計程車兵才能勝任此項工作。另一種權宜之策,就是迅速給儘可能多的武器配上空心裝藥榴彈,甚至連訊號槍也被認為具有充分的能力可以發射一種超小型榴彈,這種榴彈的重量僅為113。4克,它是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