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她兩個可愛的小孫孫,她也得把這事辦妥了。
不過……
要是賢妃知道,聖上讓她來給寧王擇妃,不活活氣死才怪。
如軒轅玦所言,次日,聖上便宣佈拔營回京。
此地離京城不過大半日腳程,聖上帶著一眾嬪妃和皇子先行回京,只把詹世城和龍駿留了下來。
一則安排收拾營帳的事務,二則讓人擴大搜尋範圍,繼續尋找汪若霏的下落。
哪怕明知道找不著了,出於給平西侯一個面子的想法,也得派人繼續找著。
到最後確認,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才有理由繼續給寧王擇妃。
蕭貴妃心中正盤算著,過幾日風頭過去,便可在京中貴女的圈子裡頭,細細擇覓人選了。
誰料未出幾日,邊疆告急之訊傳來。
“報!樓蘭舉兵犯玉面城,城中有士兵同樓蘭勾結,將守城將軍衛冕夜間暗殺!”
聖上聽聞此奏,惱怒大過心急。
這個衛冕原是衛家旁支的子孫,要算起輩分來,是衛大將軍的族弟。
此人年過四十,戰績平庸,在邊關一向有些不好的風聞。
說是好色,又是好酒。
聖上念在衛大將軍戰死,加之衛氏一族已無人,便把玉面城的重責交給了他。
原以為胡人至少這些年內是不敢進犯的,沒想到這一回,來得這麼快。
朝堂之上,眾臣公議論紛紛。
“這玉面城雖是邊陲小城,人口稀少,卻是玉陵城的門面啊!就這樣讓樓蘭佔領了,那玉陵城之危,只怕會再度上演!”
當初玉陵城就差點被樓蘭佔了,衛大將軍為此慘死,這回又來了……
“衛冕實在無用!堂堂一個守城將軍,就這麼輕易被內奸殺死了?他是如何治理手下,又是如何防衛的?”
有關於衛冕的事,朝臣們也有些許耳聞。
眾人不禁揣測,一個酒色之徒,怕是內奸派個美人將他灌醉,就能輕易奪了他性命。
誰好意思多加附和呢?
他到底姓衛。
這一下子,衛家在朝中,是真的無人了……
聖上眉頭緊蹙,不欲再談衛冕之事。
“眾卿以為,為今之計,該當如何是好?”
大周國力強盛,中原一統,唯有北疆草原和戈壁之上,偶有胡人為禍。
這些大臣們安逸得太久了,似乎都忘記了戰爭的滋味。
果不其然,很快便有人提出,許樓蘭以重金和米糧,讓他們離開玉面城。
“玉面城彈丸之地,又無物產,樓蘭人佔了何用?不如用江南良米,並些絲綢等物,哄他們去了便是。”
“正是,若要調動大軍去鎮壓,未免勞民傷財,更顯得我大周沒有容人之量。還不如以利誘之,更加便利。”
早已習慣了安穩的和平生活,想到再起戰爭,人們下意識地抗拒著。
能用錢解決的事,何必打打殺殺那麼費勁呢?
聖上只是輕哼了一聲,不置可否。
年高體弱的老臣們更傾向於和平談判,就連一眾年輕的臣子,也沒有反對。
他們心中有保家衛國的情懷,然而在朝中到底根基尚淺,哪敢出頭?
就在氣氛一時默然之間,陰霾之中,一道火焰騰起。
“決不可!”
一道充滿力量的嗓音響起,一襲紅色官袍的男子,從末尾走出。
“我大周國力強盛,何懼區區樓蘭小國,諸位大人,骨氣都去哪兒了?更何況此事是樓蘭入侵在先,又殺我大周將軍。若開此風,日後豈不是誰都可以殺我大周將領?”
他那一身紅色,區區三品官的服制,走出來的慷慨正氣,讓人忘了品級之分。
正是詹世城。
聖上對他委以重任,在秋獵之時,甚至將巡防護衛之責,都大半交給了他。
官職品級卻沒有晉升,還是個小小的京兆尹。
要說在別的事上,詹世城強出頭,猶可。
在戰事之上,這些大臣們,可不會任由他提出相反的意見。
“哼,黃口小兒,說的容易!我大周國力再強,也不能濫用大軍吧?你可知道,調軍到北境一次,要花費多少糧餉?”
說這話的是一個鬍子蒼蒼的老臣,在他眼中,三十歲的詹世城,的確可以算是黃口小兒了。
詹世城也不惱,細細舉證分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