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部分(4 / 4)

小說:趙雲 作者:溜溜

依附黃老道以行世,蓄力待機,等到條件成熟方破土而,出力求獨立傳播。

這是佛教入華之初能被接納並逐漸培植自己根基的一個重要原因。

它迎合中國儒家思想,最初在中國傳教的高僧,都極力用儒家思想來闡釋佛經,說明儒佛的一致,使在儒家思想的旗幟下使佛教得以生根、開花和結果。

歷代皇帝樂於利用,君主既要像儒家那樣的統治思想,大力吹忠孝仁義等三綱五常思想,以利於中央集權。

同時,帝王需要一種學說或宗教,讓民眾誠心向善,安居現狀,知足常樂,而佛教的善惡報應,生死輪迴等教義可以承擔此任。

佛教關於人生無常,滿布苦痛的說法及因果報應、生死輪迴的思想,適應了人們的悲觀情緒。

同時,佛教所謂彼岸世界的光明自在和涅槃境界的高尚無我,又使人們眼光從痛苦的現實轉移到來生的幸福,在精神上得到極大的寄託。

更甚者,佛教的“眾生平等”思想也曾被下層勞苦大眾利用來作為反對歷代王朝統治的武器。

現在的佛教逐漸趨於本土化,教義儀式適合國情,佛教教主釋迦牟尼系由人而成佛,該教主張人人可透過修行而神化,該教崇拜多神而非一神,這些均與中國國情相符合。

中國自秦漢以降乃一高度中央集權的帝國,中國皇帝以神的姿態君臨全國,它不允許在自己之上有更高的權威。

一切學說或宗教,包括儒在內,都必須有利於君主樹立天子之權威方得以生存和發展。

中華民族由於自身具有高度發達的古老文明,故襟懷廣闊,對於各種外來優秀文化均取寬容的態度,兼收幷蓄,擇善而從,融會貫通,在中國很少發生迫害或消滅異教徒的現象。

中國佛教首先是流行於皇室及貴族等上層的,如西漢末博士弟子之受大月氏王使口授佛經,東漢明帝之遺使迎回天竺僧,明帝之弟楚王英之信佛等。

因佛教初入即與道士方術相合,而當時之求神仙和長生,只有上層才有可能去講究。

至於一般民眾之信佛,最早則在東漢末年,見於三國志劉繇傳中有關笮融事佛的記載中。

由於佛教是一種外來文化,而它所傳入之國度又是自身具有高度文化的中國,故必須走一段迂迴曲折的傳播道路。

佛教初依附於道教、後依附玄學,在依附之下得以生存和發展。

和尚們實行多神信仰,佛教本來就不是隻信奉天主的一神教,雖崇奉釋迦牟尼為教主,但又認為佛陀不止一個,人人皆可成佛。

它輸入中國後,受到中國本土宗教信仰特點之影響,多神崇拜之趨向更加嚴重,不僅佛教內部實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