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給大唐的。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恐怕這一次吐蕃大軍才真的危險了,就連他自己,都說不準會在何時被將士們擒住交給李顯。
可是如若這時候再威脅要殺掉投降者的家眷,不僅自己會失信于軍中,更會讓已投降者拋棄最後一份顧慮,對自己充滿了刻骨的仇恨,這樣一來,就相當於讓唐軍憑空多得了萬餘精兵!
不過噶爾欽陵經過比較之後,還是決定要失信於人,威脅要殺掉已投降者的家眷,因為這樣雖然憑空送給大唐一萬大軍,卻能夠約束住紀律,避免有更多的人動心思向唐軍投降。
所以,當天晚上,噶爾欽陵突然下令大軍行動起來,將投降將士的兄弟、父子全都抓了起來,然後在第二天白天,當著降兵的面將這些叛徒的親屬全都殺掉,同時宣佈待得大軍迴轉之後,將叛軍家中的男子全部殺掉,女眷全部降為奴婢。
這個訊息一宣佈,降軍營中突然傳來了一陣陣的哭喊之聲,將士們全都對噶爾欽陵切齒痛恨,大罵不已:“噶爾欽陵,你這廝說話不講信義,頭兩天還說是要確保我等家眷安全,今日竟然先屠殺我的兄長,言猶在耳,竟然無恥反悔,你,你不得好死!”
卻聽得噶爾欽陵報以冷笑,然後說道:“爾等既然甘願做叛賊,便該有叛賊的覺悟,我吐蕃不養閒人,更不會為敵人豢養家眷,爾等親屬家眷之死,全都由爾等而起,與我何干?”
降軍將士聞言更怒,再加上李顯煽風點火,已投降給大唐的吐蕃將士盡皆對噶爾欽陵簡直是恨之入骨,主動請求攻打吐蕃的營寨。
而經過噶爾欽陵這麼一番震懾,吐蕃營中投降的念頭確實大都熄滅了,然而由於噶爾欽陵背信棄義的做法令將士們心寒,這導致吐蕃將士們都沒有了絲毫的戰意,士氣已然低落到了谷底。
不過噶爾欽陵畢竟是噶爾欽陵,他用嚴苛的軍法驅使著將士們拼命的防守,若是稍有怠慢,便是軍法處置,輕者軍棍伺候,重者直接斬首,所以,吐蕃營中出現了這樣一個怪現象,軍中士氣雖然低落到了極點,然而卻是擋住了唐軍的進攻。
即便唐軍士氣如虹,群情激昂,戰意高揚,卻依舊無法攻破吐蕃的營寨。
對於這一點,縱使素來智計百出的李顯也不由得束手無策,畢竟噶爾欽陵是吐蕃第一名將,在歷史上的大唐名將很多都有在他手中落敗的歷史,如果不是李顯佔據了先手,也未必勝得那麼容易,現在對方不求有功,只求無過的堅守,李顯的確是沒有什麼辦法。
“如果是一些無名之輩,我完全可以採用老套路,透過挖掘地道縱火的方式奇襲敵營,藉此取勝,可是這噶爾欽陵肯定會防到這一點,我縱然挖掘地道的手段再怎麼厲害,也決計瞞不過此人,所以,此計對於噶爾欽陵來說,根本沒用。”
李顯現在沒有辦法,也只能老老實實的採取傳統手段,與吐蕃對耗,好在他還有其他部署,無論是王孝傑還是王方翼都不是簡單的人物,只要他們的對手不是噶爾欽陵,無論是遇到什麼人都不會有戰敗的可能,所以,李顯相信只要自己拖住吐蕃的主力,尤其是要拖住噶爾欽陵,只要這兩路奇兵完成任務,最後失去希望的噶爾欽陵自然會被迫退兵。
雖然李顯也知道,這是自己唯一一次能夠重創吐蕃大軍,並且還有可能生擒噶爾欽陵的機會,然而這一戰也只能這樣了,想要取得再大的戰果,估計也沒有什麼可能了,這實實在在是噶爾欽陵這人太有能耐了,總是能夠在困境之下想到最佳的處理方式,因此就算是不甘心,卻也真心的沒有任何辦法。
第232章對峙
時間如流水一般的過去,轉眼就是三個月。
在這三個月裡,李顯的唐軍與噶爾欽陵的吐蕃軍之間展開了長時間的對峙,這種對峙當然並不是單純的對峙,期間也經歷過不少的攻防戰,這些攻防戰雖然大都是一些小規模的作戰,但其中也不乏有幾次大規模的作戰。
然而無論是大戰還是小戰,雙方就像是約定好了一般,都是點到為止,這三個月的時間竟然很少傷亡,看起來就像是真的在比拼消耗一般。
可是形勢越是平靜,就越讓人的心中產生一種詭異感,所謂事出反常即為妖,無論是李顯還是噶爾欽陵都不是一般人,誰都不會甘心就這樣平平淡淡的對峙下去,如此說來,他們都是在蓄勢待發,準備自己的後手。
“唉,這樣的日子何時才能結束?現在僅僅是對峙,就已經進行了三個月了,這三個月裡我軍和吐蕃的傷亡可以忽略不計,然而糧草的消耗卻實實在在的太過巨大了,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