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竟然是這麼一檔子事兒,嚇了我一大跳,還以為是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被識破了呢,不過這事說起來也的確是情理之中,因為在現在的時代,尤其是我作為皇子,二十歲不婚的也確實極為少見了,可是也不知道我這母后到底要選哪一家的女兒與我成婚,若我這未來的妻子是她的心腹,這無異於在我身邊安了一個眼線,如此一來我的日子恐怕就不好過了也。”
想到這裡,李顯便裝作是滿心歡喜的樣子說道:“真沒想到天后竟然如此體惜,兒臣真是感激不盡。對了張公公,你可知道母后為小王選的是哪一家的姑娘嗎?”
卻聽得那張中和拱手說道:“不瞞大王,此事老奴還真的不知道,天后她老人家一向深謀遠慮,豈是老奴這等膚淺之輩所能懂的?”
其實張中和這一句話透漏出了很多的資訊,雖然沒有說對方的身份,但是從深謀遠慮這幾個字,李顯就看得出來,此事絕對是武后深思熟慮後的結果,其目的不外乎兩種,一是拉攏並監視李顯,這第二就是分化瓦解他和李賢之間的同盟關係,讓他們互相猜忌,彼此之間減少信任。
“不管是哪一條,都不是我現在所願意接受的,可是母后又是如此的強勢,看來這一次我就算是不同意也絕對沒有任何的用處,既然如此,那我索性接受了也便是了,不管對方是誰,就算是個母豬母夜叉,我也只能默默的接受了,其實此事倒也好辦,我最多就相當於是養了一個閒人,對其多多提防也就是了,到了關鍵時刻,這人或許還能為我所用,成為我的反間。”
李顯想了那麼多,卻唯一沒有想到自己會和那將來的王妃有什麼感情,反正只是政治聯姻的物件,只是武后監視自己或者離間自己兄弟之情的一個棋子,而自己卻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哪還能管得了那麼多?
李顯來到了宮中,見過了武后,卻發現武后正和一個美貌的中年宮裝女子說笑著。
而武后今天也是出奇的高興,見李顯來了之後,立刻就笑著對他說道:“顯兒,快去見過常樂大長公主。”
李顯見那一個女子年紀最多和武后差不多,竟然是大長公主,也就是當今天子的姑姑,不由得心中一震,好奇的看了對方几眼,立刻依言上前行禮。
“呵呵,顯兒你或許還不知道,大長公主乃是高祖皇帝之第七女,雖然輩分在那裡,可年紀比為娘還年輕呢,常樂長公主適高祖朝右領軍衛將軍趙綽之子瑰,這趙瑰如今為駙馬都尉、左千牛將軍,乃是我大唐柱石,呵呵,大長公主與駙馬生有一女,如今年滿十六歲,名喚銀月,不僅長得花容月貌,更是溫婉賢淑,知書達理,因此為娘與大長公主商議,擬將銀月許配給你,我兒,你如今已有二十歲,該當談婚論嫁了,更何況你父皇如今沉痾未起,你若是能夠成婚,為你父皇沖喜,或許能讓你父皇之疾早些好起來,不知我兒意下如何?”
“啊?這,這,母后,請恕孩兒斗膽說一句,這若按輩分說起來,孩兒是否該叫那銀月小姐一聲姑姑?”聽到武后如此荒誕的指婚,即便李顯之前無奈的想要從了,如今也是滿臉的震驚,吃驚地問道。
這可實在是太扯了,不管怎麼樣,對方可是自己的姑姑,她的外公是自己的曾祖父,這樣的關係怎能成婚,從宗法關係上,這可是亂、倫,即便是從後世生物學上,近親結婚的害處他可是清清楚楚的!
所以才有李顯這麼一問。
卻聽得武后點頭說道:“你說的沒錯,如果從輩分上論,你確實該叫銀月一聲姑母,然而那又如何?只要她做了你的妻子,還不照樣為你生兒育女?更何況以銀月的品貌,你這廝可是打著燈籠也找不到啊,竟還敢在此挑三揀四,再者說了,輩分什麼的,也只是一個稱呼而已,與表兄妹又有甚區別了?”
聽到這裡,李顯這才無奈的發現,在古代社會,近親結婚現象好像確實非常普遍,尤其是親表兄妹之間的婚姻更是司空見慣,而實話實說起來,他與趙銀月之間的血緣關係卻是比起親表兄妹還要遠一些,如果照這樣說起來,還真的沒有多大的問題。
這時候卻聽得武后繼續說道:“兒啊,你可不要傻到去排輩分,因為不管什麼樣的輩分,在君臣夫妻方面都永遠要讓步的,比如歷史上,像這樣亂了輩分的情況可不就多了去了?比如南宋(這裡指南朝宋)之劉子業,不僅幸了其親生姑母,甚至連親妹妹都納入宮中,而其父孝武帝劉駿,更是連生母都不放過,還有,漢惠帝劉盈,娶的皇后張嫣乃是親妹魯元公主之女,漢哀帝劉欣,娶的乃是傅太后親侄女,而傅太后乃是哀帝祖母,這不也是娶了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