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3 / 4)

小說:顯耀大唐 作者:敏兒不覺

士,處理屍首,記錄戰功,並將糧秣輜重清點,準備在第二天一大早便將這些物資送到新城去。

第二天一早,在李顯和薛仁貴的護送下,龐同善所統率的守營將士將所有物資運送到了新城。

雖然從營地到新城一路無事,可到了新城之後卻又有事發生了。

當然,在這裡發生的事情並不是戰爭,而是來自李績的怒火。首先,龐同善因為守營不利,導致將士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傷,所以被李績下令杖責四十,令其戴罪立功,若是再有下次,決不輕饒。

待得龐同善抱頭逃竄之後,李績又單獨留下李顯,先是對他進行了一番誇讚,說李顯勇武剛強,力挽狂瀾,為朝廷社稷立功,為聖上分憂,實在是大唐之福,不過在誇獎完之後,李績的面色就開始變了,對著李顯拱了拱手,肅然說道:“末將有一句話如同骨鯁在喉,不吐不快,還請大總管勿怪。昨日軍營遭襲之事,雖然無事,然則末將卻是至今仍心有餘悸,大王乃皇室貴胄,當今聖上愛子,又是我軍中行軍大總管,一身所繫非輕,如何能夠不顧自身安危,冒險出擊?幸虧無事,萬一出甚意外,令末將如何向陛下與皇后殿下交代乎?”

“呵呵,此事是小王錯了,還請阿翁原諒。”李顯見李績說這些話也是為自己好,心中也是感動,連忙低下頭來認錯。

可是李績卻依舊不依不饒,搖頭嘆道:“大王又不是不知,大王雖然名義上是行軍大總管,可到此處之目的主要是為了長見識,兼又歷練自身,並非是為了拼命,大王本該隱忍自身,韜光養晦,今日大王以武勇擊退了來犯之敵,大名必將揚名軍中,日後想要韜晦已然是難了。更何況守營之事乃龐同善之責,便是敗了,陛下也是追究此人責任,大王何必甘冒奇險,強行出頭乎?”

李顯聞言不由嘿嘿冷笑道:“司空之言小王不敢苟同,雖則朝中有爭鬥,然則兄弟鬩於牆外以御其侮,我大唐之利益絕不容許外人來犯,此次雖是龐同善守營,然則若是失守,則於我大唐十分不利,或許我大唐十餘萬將士便會因此事而撤軍,損耗糧草輜重不說,日後若再尋得如此戰機,恐怕再也不易,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為了天下之事,小王便是犧牲又有何妨?更何況只是冒個險而已。”

卻聽得李績拍案稱讚道:“好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大王文采好,胸懷更加廣闊,實乃我大唐之福,方才李某不過以言語相試爾,卻未曾想到大王年紀輕輕,卻有這等見識,實在令末將肅然起敬。不過如此一來,恐怕皇后殿下之猜測亦會如期而至,還望大王小心警惕,國家事自然要全力以赴,然則亦要保住自身才好。”

李顯並不同意李績方才勸他明哲保身的話,卻也知道對方是為了他好,再加上李績所說的事情也確實值得擔憂,畢竟這武后可不是什麼善人,萬一自己哪一天惹惱了對方,說不準真的就會有麻煩,不過人都是有底線的,為了大唐的利益,就算是自己稍微受一些猜忌,他感覺也是值了,更何況自己現在只是一個普通的親王,武后最多也就是猜忌一下,只要抓不住證據,是不會當真對自己下手的。

也正是因為這最後一點,李顯倒也不是太為自己擔心,不過對於李績的好心,他也要表示出應該有的態度,所以他沒有再多說什麼,而是拱手說道:“多謝李公相告,這一點小王還是理會的,若是沒有了性命,一切都只是空談,請李公放心,小王一定會珍視自身性命,絕不會被誰輕易取了去,亦不會有誰能輕易將小王之性命取走。”

第74章再遇偷襲

大唐乾封二年九月十四,在大唐遼東道行軍副大總管李績的率領下,唐軍一鼓作氣攻下了高句麗西陲重鎮新城,並在此戰之中斬殺高句麗大軍三萬人,俘虜兩萬人,而在襲擊唐軍大營的過程中,高句麗大將劍牟岑及二子盡皆陣亡。訊息傳來之後,周邊各城盡皆震恐,紛紛加強固守,不敢擅自發動攻擊。

雖然天氣已然漸漸入冬,李績卻也沒有停止下一步的攻擊動作,而是下令龐同善和高侃率軍一萬鎮守新城,同時命令薛仁貴、郝處俊、契苾何力等人四面出擊,攻打周圍的城池。

當然,在這之中,李顯遵循李績的要求,一直坐鎮新城,再也沒有出戰過一次,這一點對於渴望上陣殺敵的李顯來說,實在是一種莫大的煎熬,可是李顯也知道李績是為了自己好,無奈之下只好強行忍住。

其實何止是李顯?薛訥也同樣的感到煩悶不堪,這一日晚間用過飯之後,他並沒有像往常那樣練習槍法,而是來到李顯的大帳中與李顯喝酒解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