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緩開啟的喜悅中,愈發凸現出匈奴人的殘暴。
“城門開了,殺過去啊”
第一次,匈奴只付出了兩千來人的代價就開啟了一座城門,一座要塞的城門。賀賴心情極度興奮,“動腦子卻是比動手來的容易,以後得繼續動腦子。潘六奚,趕緊謀劃下一步怎麼打,嘿嘿,本王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高勇的腦袋,想要享用高勇的女人哈哈哈”
瘋狂,匈奴已經徹底的瘋狂城門洞開的一刻,匈奴人發出了最囂張的嚎叫,不顧一切的向定襄城內衝,生怕晚了一步,好處被其他人搶走。甚至不少匈奴兵放棄了圍攻中的漢軍,紛紛加入到翻牆入室的行列……
然而,當第一位衝進城門的匈奴兵嗷嗷怪叫著準備燒殺擄掠的時候,卻驚喜的發現,原本應該重兵防守的內城竟然空無一人,只剩下幾面軍旗無精打采,而內城裡面更是冒出了濃煙,彷彿正在經歷一場浩劫。
“咦?該死的,竟有人搶先?”不待這位匈奴頭目發出聲音,就立刻被身後用來的其他人推搡開來,幾百上千的匈奴人迅速湧進內外城之間。當他們看到空無一人的內城時,無不興奮得嗷嗷吼叫,恨不得飛過去,搶奪城內的財物女人。
終於,還算能維持的隊伍散了,匈奴人再次暴露出劣根性,似乎搶東西、搶女人比殺敵更重要。
越來越多的匈奴兵衝進了外城,即使城牆上仍有死戰不退的漢軍,卻再也勾不起匈奴兵廝殺的興致。褐色奔湧不息,似洪水衝向了內城。
潘六奚長出口氣,這一次總算報了當年幷州戰敗之仇。此刻舉目眺望城牆,一股豪情油然而生……可就在此時,一個念頭閃電般劃過腦海,“等等,有些不對漢軍似乎有意向兩側收縮,難道……”一個激靈,潘六奚臉色一片慘敗,“大王,漢軍似乎……”
“嗚——”
話音未落,嘹亮的進攻號聲驟然響起,只不過,這是專屬於漢軍的進攻號聲
' '
第十章 隔江相望(1)
建安二年的夏天有些燥熱,中原大地熱浪滾滾,江南荊揚暴雨成災,北方幽、冀同樣沒能倖免,降水量驟減,不少河流露出了河床,幷州北部更是田地龜裂,旱情日益加重。天災不斷,讓所有人的神經都緊繃起來,無論是高勇還是劉備、曹操、孫策等人,都將絕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賑災中去。哪怕是袁紹,也不得不拿出積蓄的錢糧安撫百姓,面對咄咄逼人的曹操,袁紹再也不敢露出絲毫破綻。
七月初,秦王高勇批准政務院請求,撥付二十億專款,採取以工代賑的方式,招募旱情嚴重地區的百姓,對北方各州的主要河道清淤河床加固堤壩;再撥付十億專款,僱傭民夫對各州道路進行維護,另新修數條國道,將涼州、徐州、漢中、陰山等地更加緊密地聯絡在一起。
各大工地陸續開工,即使災年,百姓仍然擁有相當的購買力,直接拉動經濟發展,米麵糧油的需求大增,日常用具的銷售也出現井噴,尤其是四輪馬車,更是成為富裕與否的象徵,在道路日益發達地區,沒有馬車真的是寸步難行。由此也帶動北方畜牧業的迅速擴張,加上陰山防線穩固帶來的千餘里草場,統帥部再也不必為戰馬的替換髮愁。
七月中,各州府提交的第一批改擴建城池得到批准。漢中、長安、敦煌、玉門、洛陽、北海、下邳、廣陵、濮陽、宛城等各主要城池皆榜上有名。政務院除撥付專款外,還發行國債、發放低息貸款,想盡一切辦法刺激經濟。
七月底,由官府組織,民間參與的第一支超大規模商隊從長安出發,攜帶著各種商品踏上西去的道路。右匈奴的敗退,新國道的竣工,讓西域走廊爆發出無法想象的能量,貿易額與日俱增。玉佩、耳環、絲綢、布匹、陶瓷、玻璃製品、精緻器具等商品僅僅用了半年時間就搶佔了西域諸邦絕大部分市場,並且勢頭不減,繼續向西擴張。在國內僅僅是低等級的廉價商品,竟然換回了數之不盡的真金白銀。僅此一點,就足以讓各州商人瘋狂。於是,就有了上面這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商隊,僅僅報名註冊的商戶就多達九百,各種商品裝滿了八千餘輛馬車而他的目的地並非西域那些小邦國,而是更西邊的國家,安息、大月氏、康居。
為了保護商隊安全,以及彰顯強大武力,統帥部特別下令第二軍派出一個師的兵力全程保護這是第一次武裝保護商隊,僅僅是一個師的戰力,就幾乎能夠滅掉整個西域邦國,相信沒有哪個不開眼的敢主動挑釁。同時,西行旅程中,該師還要負責測繪地圖、演算進軍路線、制定未來進攻計劃的責任。故此,除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