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後軍校尉鮑信來找袁紹憤慨言道:“董卓每日勒兵入城,招搖過市,必有異心ˇ當儘快除去!”
袁紹卻冷冷的回應道:“朝廷新定,不可輕舉妄動!”
不甘心的鮑信又跑到王允那裡述說這一情況,王允也是言之無物的胡說一通,最後答覆道:“容後再議!”
鮑信無奈,私自帶領部曲返回泰山。
董卓見朝廷沒有反對自己的聲音,便軟硬兼施,將原何進部曲統統招降∩此兵權在握他更加肆無忌憚,野心急速膨脹。終有一日,董卓找來百官,於宴席上藉著酒意說道:“天子為萬民之主,不可無威儀!而當今皇上十分懦弱,不及陳留王十分之一,吾欲改立陳留王為帝,諸公以為如何?”
眾大臣聽到後均默不作聲,更有隱隱哭泣者。這時一人推桌而起,怒道:“汝是何人?敢妄言廢立!少帝乃是先帝嫡子,剛剛繼位,並無過錯,焉敢亂言廢立!”
董卓一看原來是年前升任荊州刺史的丁原。大怒,起身上前欲取其性命,忽見丁原身後一人氣宇軒昂,威風凜凜,手執方天畫戟,怒目而視。
董卓看到那冷峻的目光打了一個激靈,心道:“此人是誰?怎讓人有畏懼之心!”
李儒看到氣氛尷尬,馬上打圓場,舉起酒杯說道:“今日家宴,僅為飲酒,不談國事!”
晚上,董卓問那人是誰,李儒道:“此人乃丁原義子,姓呂名布字奉先。”
董卓哀嘆道:“此人如為吾有,何愁大事不成!”
第二日清晨,剛剛睡醒的丁原突然發現床頭放有一竹簡,細看上面寫道:董賊蝨,欲於今日討伐使君!丁原看罷大罵道:“董卓國賊,吾與汝勢不兩立!”遂點齊所帶兵馬到城西董卓軍營外搦戰…卓此時目空一切,立刻提兵迎戰。
兩軍擺開雁形陣對峙,只見呂布頂束髮金冠,披百花戰袍,擐唐猊鎧甲,系獅蠻寶帶,縱馬持戟,隨丁原出戰原見到董卓來到陣前,破口大罵:“國家不幸,宦官弄權,以致萬民塗炭。汝無半分功勞,焉敢妄言廢立!”
董卓大怒,還未及答話,卻見呂布拍馬而來,董軍一名部將催馬迎戰,此人本打算在董卓面前立功,故冒死前往。沒想到呂布舉戟直刺,部將舉槍去磕。呂布是誰,那是一員無敵猛將!這部將的本事差遠了,全力一槍竟沒撼動方天畫戟分毫,眼看大戟透胸而過。呂布沒有半分唾直奔董卓殺來。
董卓大驚失色,撥馬轉頭便跑原隨即引兵掩殺…卓大敗,回到營帳後唉聲嘆氣,言道:“想不到呂布厲毫此!可惜不為吾所用!”
這時帳下一員將領出班奏道:“主公毋擾,吾與呂布本是同鄉。此人見利忘義,勇而無謀。屬下願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其來降!”
董卓一看原來是虎賁中郎將李肅,簾高興道:“如此甚好!”
李肅看到董卓已然同意,便要求道:“既如此,屬下想借主公一匹寶馬,千兩黃金!”
董卓立即命人取來赤菟寶馬和千兩黃金外帶遍(P:就是玻璃珠。)十餘顆交與李肅。
夜裡,呂布見到赤菟寶馬和遍數顆果然心動〓更時分,呂布偷偷潛入丁原賬內,殺了熟睡中的丁原,然後大聲宣佈:“反賊丁原已被吾誅殺!願意跟隨的留下,不願意的離開!”於是大部分計程車兵當然選擇了離開。
第二日呂布拿著丁原的人頭投降董卓,並且拜董卓為義父。此時董卓在洛陽已經沒有敵手,於是李儒建議早定廢立之計!
三日後,董卓再次擺開宴席邀請百官,由於丁原被殺,百官懾於董卓威勢,來得很齊。宴上董卓再次提到另立新君【以為這一次沒有人會阻止了,不想那太傅袁隗之侄袁紹站起來怒喝道:“當今天子並無過錯,汝要廢嫡嚨,想要造反不成?”
董卓這一次冷冷的說道:“天下事在吾!誰敢不從?汝是不是看吾手中寶劍不夠鋒利!”言罷抽出寶劍砍下案角。
袁紹也不甘示弱,立刻執劍在手高聲應道:“吾劍也未必不夠鋒利!”
李儒急忙在董卓輕聲言道:“現今不宜妄殺!”袁紹遂辭別百官,投奔冀州而去。
回去後,董卓大怒,非要殺掉袁紹。這時,侍中周毖、校尉伍瓊說道:“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於天下,如果將其逼急聚眾而起,天下響應者肯定不少,不若給他一個郡守,以安其心!”不久朝廷下旨封袁紹為渤海太守。
九月朔,董卓請少帝升嘉德殿,大會文武。卓拔劍在手,對眾曰:“天子闇弱,不足以君天下。今有策文一道,宜為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