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部分(2 / 4)

小說:天烽 作者:低訴

五月十五日。高勇正式晉封秦王,令太傅銜,位高於三公,兼領大將軍之職。詔書傳遞四方,萬民歡騰、軍民共慶。朝廷官員紛紛拜訪恭賀,高勇趁機示意拉攏,眾人其樂融融,高唱和諧。

同日,新任司隸校尉王信、洛陽令司馬朗正式就任。高勇責令趙達全力配合,並將西園八校劃歸司隸校尉節制。洛陽一切安排妥當,高勇即放下身段與民同慶,並暗中做好準備,隨時啟程趕赴長安‖時下令駐紮兗州的紀靈部第十五軍在與第八軍換防完畢後立即趕赴長安;令調遣第一特警大隊進駐長安,先期清理長安三輔,為接下來的軍事調動保駕護航。

東安城恢復了寧靜,包抄無望的張頜只好無奈撤兵,直接搭乘運輸船返回錢塘。一場大戰就此結束,只落得幾家歡喜幾家愁。

然則,不待交州喘口氣,不等各郡兵馬歸建,便接到孫策、劉表聯合進攻的訊息!起初士武不肯相信,以為是高勇細作散播謠言,直到幾位兄長面色抑鬱的出現在面前。才得以確認。

劉表調動荊南四郡平亂的兵馬殺將過來,零陵郡尉刑道榮領軍五千出始安殺奔荔浦;零陵校尉鄧方引兵三千出臨賀攻蒼梧;桂陽管軍校尉鮑隆領兵五千出河陽攻河通關。

孫策亦不甘示弱,以祖茂為大將,朱治為先鋒,孫輔為副將,領兵一萬六千人出南野,經由事先探查好的山路,直撲交州南海龍川城。

戰火點燃,交州震驚。士燮當堂破口大罵,將親孫策、劉表的文臣謀士罵了個狗血噴頭。可是,面對急轉直下的局勢。怒火無濟於事。士家幾人商議三個時辰,終於做出了決定。士武立即率兵北上,先行阻敵于山河之險,拖得一日算一日。士壹攜帶重金兼程北上,他要吃說服劉表、孫策罷兵,哪怕付出些許代價。另遣府吏張趕赴東安,一來監視會稽郡動態,一來散播謠言,誘使張頜、甘寧將矛頭指向豫章,從而曲線救國,迫使孫策收兵自救。

交州的動盪於中原局勢毫無影響,曹操繼續整軍備戰,高勇治下各州郡紛紛開始慶祝高勇封王。大概只有劉備的日子相對輕鬆愜意,黃巾餘孽的叛亂,破壞力大,威脅卻小。不敢攻取高牆壁壘,只能四戴竄為害鄉村。各郡兵力空虛,只能選擇城池堅守。直至劉備到來,才改變了這種被動局面。

經歷過徐州激戰的劉備軍實力愈發強大,精挑細崖來的白耳兵,輔以高勇軍剽竊來的訓練之法,戰力倍增。僅耗時五日,便擊潰了武陵郡內的賊寇,斬殺超過一千,俘虜過萬。劉備一邊上書劉表哭喊辛苦,一邊大肆收攬流民遣送新野,並將俘虜打散混入軍內,滾雪球般將一萬兵馬迅速放大。其後六日,平定長沙郡,斬敵八百,俘虜六千,將郡內黃巾賊驅趕入零陵。

懸壺濟世身先士卒的劉備在贏得民望口碑的同時,也獲取了荊南四郡士族的擁護。雖只有半月,卻讓不少豪傑名士主動投靠。劉敏、劉封、廖立等武將,其中以魏延武藝最高。此外,劉備數度登門拜訪,聘請賢良如蔣琬、劉泌、陳震∷俊等。俱入新野為官。一時間聲望無二,竟連劉表都有所不如。

如此做法,自然引起劉表警覺,怎奈宛縣朱靈大軍壓境,南邊與交州重啟戰端,只能選擇暫時忍耐。誰知,一番剿匪下來,劉備實力大增,直屬兵力增至五千,討逆將軍糜芳增至三千,其餘五部校尉(中軍校尉劉封、左軍校尉劉敏、前軍校尉魏延、右軍校尉曹豹、後軍校尉廖立)均擴軍至兩千,成為荊南四郡實力最強大的一路兵馬。

可嘆劉表將出主意的人臭罵一頓卻無可挽回,只能聽之任之。除兵力外,劉備搜刮人丁、糧草的本領也展露鋒芒,不說刮地三尺,但凡經過之處,近乎蝗蟲過境。一番運作,新野百姓由最初的三四萬口飆升至十餘萬口。

然而,正當劉備躊躇滿志之時,意外發生了。

荊州糧價突然飆升,從每石六百八十錢激增至每石一千錢,而且有價無市。整個荊州百姓都惶惶不可終日,糧價高企,糧商惜售,百姓食無可食。州府見狀不妙,立即調出儲糧平抑糧價,誰知五十幾萬石的儲備糧投放出去,連個水花都沒看到。糧價依舊堅挺,無奈之餘,百姓不得不砸鍋賣鐵湊錢買糧。

劉備最是叫苦不迭,剛剛收攏了十幾萬流民,就遇到糧價暴漲,為了信義,為了仁義,只能咬牙掏錢買糧,從徐州帶出來的財富飛速流逝。

五月十七日,劉表、孫策達成協議,向豫章、廬江等地購入糧食。可是,這些糧食還未起運,荊州糧市突然出現鬆動,不知哪家糧商開始拋售糧食,起初還有別家糧商繼續購入抬高價格,怎知拋糧越來越多,短短兩日,糧價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