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部分(1 / 4)

小說:天烽 作者:低訴

甚至還能置辦傢俱、新衣,甚至每月吃上幾頓肉。這樣的生活,在洛陽也不是家家都有的。可在冀州,楊修悲哀的發現,最偏遠的村鎮也能做到。

此外,遊歷許多城池,除了偶然一次看到軍隊調動外,便再也沒有尋到一兵一卒的身影。諾大一座幾萬人的城鎮,只有區區百餘名警備隊員負責治安巡防。沒有盜賊、沒有流寇、沒有土匪,好的讓人難以置信。唯一麻煩的便是跨州時需要在身份核准牌上加蓋鋼印。

自嘲一陣。楊修繼續上路。目光遊走兩旁,時而放在綠油油的田野之上,時而仔細凝望田間勞作的農夫耕牛,一派悠然自得,一副田園風情,深深地吸引了身為士子的楊修。

正當楊修心中感慨之時,一個聲音從後面傳來,“前面的公子,敢問是要去哪裡?”

吐腳步,楊修回頭觀望,只見一位頭戴發巾、身披風衣、面容俊朗的中年騎馬追來,“小生要去薊縣訪友。老哥風塵僕僕,也是要奔薊縣而去?”楊修極有風度的抱拳施禮。

中年人利落的翻身下馬,笑呵呵道:“在下亦是訪友,本以為路途孤獨,卻不想遇到外出遊歷的公子,在下斗膽,何不結伴而行?”

“哦?”楊修愣了一下,突然哈哈大笑,“好!相逢即是有緣。在下楊過,司州河內人氏。”

中年人面露欣賞之色,“在下徐方,潁川陽翟人。素聞北方各州在高將軍治理下蒸蒸日上,百姓安居樂業。方偏居穎川,只以為北方苦寒,謠言多有誇大。誰知,親來之後,才猛然發覺,謠言反倒是謹慎許多啊!”

“在下亦有同感,高將軍的確是不世奇才,如今又取得大捷,實乃朝廷股肱、社稷棟樑。”楊修面不改色的吹捧,好似高勇忠誠的仰慕者。

徐方詫異的望了一眼,旋即露出一絲微笑,“是啊!北方大捷,報上說俘虜十餘萬,創古今未有之奇蹟!左匈奴、西部鮮卑幾乎全軍覆沒,而此役不過動用了高勇麾下三分之一的兵力,歷數朝廷名將無出其右,厲害啊!”

“哦?徐兄也對軍事感興趣?”楊修不著痕跡的笑問。

“哈哈,當然。放眼北方,人人以從軍為榮,家家以戰功為耀,尚武之風如此凜冽,方又豈能不受影響?”徐方昂起頭來,“再者,高將軍治軍獨有一套手段,乃其餘地方無法企及,若能瞭解一二,方可了卻心願。”

“徐兄理想令人敬佩,過就差了許多,從軍不敢想。只願學習一些經商之術,將祖上流傳下來的家業發揚光大。高將軍不是常常勸誡民眾,從軍也罷,經商也罷,耕種也罷,只要遵紀守法、按規章納稅,便是對官府、對國家最大的貢獻。”楊修坦誠道,雖然真正的目的是調研。

“殊途同歸!走,前方有座小鎮,你我相遇不易,同去喝杯水酒。”徐方爽朗道,翻上馬背催馬前行。楊修叫一聲好,也緊隨而去。

小鎮不大,大約兩萬人規模,因靠近兩州交接,餐飲住宿異常發達。正對官道的大街上,打出各式招牌的酒家、客棧佔滿路邊,行人絡繹不絕,各種叫賣吆喝聲此起彼伏。民政、警備、稽私三大部門的辦事機構緊緊相鄰,對跨州人員履行必要的核查手續≠姓對此高度種,正因有此核查程式,才最大限度減少了罪犯的跨州作案。

當然,任何事物,總會有少數人反對∪如說眼下坐在‘王記酒家’窗邊的主僕三人,就用一種冰冷的目光打量著對面的官府大院。

“少爺,大捷過後還未徹底放開邊禁,除非有人擔,否則暫時無法離開幽州。”老僕無奈的低聲道。

“沒辦法通融?難道幽州的官都是鹽米不進?”少爺很是惱怒,卻沒有表現在臉上,說話時除了目光冰冷外,臉上還掛著淡淡的笑容。

老僕苦著臉搖頭道:“也不知高勇怎麼弄得,從上到下,包括門衛都不收一分錢。”

“打聽到還得等多久嗎?好不容易得到父親的訊息,得儘快趕回去,為家業盡一分力。”少爺眼中閃過一絲絕然,可其中又包含著一份無奈與傷感。某個人的身影隱隱約約的出現,又淡淡的消散。

沉默之時,望向窗外的少爺,雙眼猛然一亮,輕輕地哼了一聲,“嗯,那不是楊……他怎麼來了?”

困惑之間,楊修和徐方繫好馬匹,有說有笑的一同步入官府大院。

少爺突然起身,嘴角露出一絲冷笑,“走吧,找一處客棧先住下‰不到太尉也會來這一手,哼,私通高勇,這罪名可不小啊!”

' '

第二章 固本培元(14)

“幽州民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