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1 / 4)

小說:三國志X 作者:博搏

曹操對此雖有預料,卻仍然十分震驚。 現在他只盼望曹植不要出什麼差錯,只要能率援軍及時趕到潼關。 則一切尚有希望。 於是催促部隊加緊行軍。

誰知曹植還真地出了差子。 他接到曹操飛鴿傳書之令,立即點齊兵馬準備出發。 但同時曹丕也知道了此事,心中不覺一凜:如此重大關頭竟派曹植去領軍救援,他直覺地感到自己的接替人地位受到威脅,一旦曹操獲救,看到迎面而來的是曹植,誰知會不會影響立儲決定?於是。 曹丕心生一計,假意設宴為曹植餞行,卻在酒裡面做了手腳,結果曹植喝得爛醉如泥,當天根本無法率軍出發,第二天仍然宿醉未醒。

於是,曹丕便借軍情緊急為由,與司徒王朗等人作了商議。 冠冕堂皇地改由自己率軍出發。 一路上,他藉口蓄養軍卒體力,並不採取強行軍,只是大量派出偵騎,打探戰況究竟怎樣。 他心機深沉,其實有個不可告人的目的……

常言道:“兵貴神速”。 由於遲滯了一整天。 而後又行軍速度又不快,結果就被袁尚搶先一步到達了潼關。 袁尚部隊是在當天深夜長安城破之前就由參軍司馬昭建議而派往潼關地。 他先至華陰一帶設下埋伏,準備攔截夏侯淳的潰逃部隊,結果由於夏侯淳在渭南想要伏擊追兵而沒來,他只截住了鍾繇和成宜地兩千人馬,自然輕鬆解決。 而由於當初一起在馬韓聯軍時,袁尚與成宜曾有些交情,因此在袁尚的說服下,成宜臨陣倒戈,二人合力擒下了鍾繇。 然後再以成宜地名義騙過潼關守軍。 突然衝入,從而襲佔了潼關。

此時曹丕貼近潼關。 遠遠地便聽到有喊殺聲,斥候來報說,潼關的另一面正有人攻關。 眾將急忙搶上,兩面夾攻!一時滾木炮石摭天蓋地,各種箭矢飛蝗如雨。

卻說袁尚僅帶了兩個師六千人過來,加上成宜投降過來的一千人,不過七千。 然而潼關面積不大,城樓上各種位置全部站滿,由關下而看,並不知有多少人守關。

因此曹丕只是聽任將士們自發地進攻,並不進行強有力的組織。 在他以為,潼關另一面地攻關部隊必是曹操,他要先看一看曹操還剩有多少人馬,是否攻得下這個潼關。 若是曹操能攻下潼關,他在這邊助力,必然是大功一件;如果曹操攻不下潼關,必然退路斷絕,那正好滿足自己的另一心願……

然而無獨有偶,潼關另一面的辛毗也有類似想法。 夏侯敦一聽到潼關另一面已有部隊配合攻關,大為興奮,急忙督促兵士不顧一切往上猛衝!辛毗急忙拉住他道:“別忙進攻!我們這一邊已經死傷近半,力量微薄;而另一面地援軍則是主力,由他們攻下不就成了?原本我們只當是必死,如今看來竟是有救了,何必在援軍到達之前丟了性命呢?”夏侯敦一想也是,便讓士卒暫緩進攻,退下來包紮傷口。

誰知這邊一停之後,過了一會兒,另一面的攻擊之聲也逐漸緩和了下來。 夏侯敦大驚道:“難道說援軍不夠,竟打不下此關?”辛毗道:“將軍莫慌!可能是守關敵軍過多的緣故……但儘管這樣,我們還是有救。 眼下另一面有我軍大部隊攻關,無論是守關部隊還是長安方面趕來地部隊,此時必然都以潼關為重,一時顧不上我們,我們正好趁機撤走。 ”

夏侯敦道:“似有道理!然而現在沒有退路,卻往那裡走啊?”

辛毗道:“我曾聽說在渭南有一條小路可以通到商洛一帶,再出武關即可逃脫。 不妨避開大路,退到渭南再向當地人打聽。 ”

於是夏侯敦帶領剩下計程車卒往渭南退去,路上遠遠見到有對方部隊自長安向潼關支援,但果然沒有向這邊追來。 夏侯敦終於鬆了口氣。

卻說曹操沿山道往子午谷方向急急而行,崖壁峭立的子午谷口終於在望。 忽見斥候自藍田趕回,帶來訊息:“潼關已經失守了!”眾人皆如遭遇晴天霹靂。 曹操立時長嘆一聲,丟棄馬鞭於地道:“唉!我們被困在關中之地,回不去中原了!如今四面受敵,糧道斷絕,一切都完了!諸位跟我鞍前馬後,一場奔波,我實在有愧於大家!我老了。 怎能再受華容道之辱?”說罷,拔出倚天劍。 作勢便要自刎!

手下慌忙攔住,賈羽跪下道:“此番建議攻打漢中,其責在我。 請承相治我以罪!”曹操連忙扶起道:“文和提出上中下三策,是我執意攻打漢中,關卿家何事?若這樣也要治罪,以後誰敢獻計?快快請起!”

賈羽心中感激,謝過之後。 起立說道:“其實以眼下實力,我們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