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繡的,您算是頭一份了。再說。羅家上面沒太夫人,婆婆也不是正經的,還能挑您的刺兒不成?”
“哪是怕人挑刺啊?!當初看見丁家三奶奶,親手繡的嫁衣,就很是羨慕。平時也沒那個心思去拿針。乘著這個機會,想把女紅撿起來。省得到時,連個荷包都不會繡了。當時學的時候。我可是被刺得滿手指都是眼兒。”說著,她伸出白蔥般的纖纖玉手,正反翻過來晃了晃。
屋裡的人又都笑了起來。想起自己初學時的情景,在一旁的任曄不禁黯然。她這表情不期然地,落入了艾氏的眼中。
發現許家嬸嬸,一直在偷偷打量著任家姑娘。妙如心裡念頭一起,不覺想到了許慎行。
是了,任曄如今是小姑獨處,被任母的孝期給耽誤了。如今她也是官宦家的姑娘,任昭已是從五品京官了。只是如今年紀大了,家中又無恆產作嫁妝,親事更不好說合了。
俗話說得好,抬頭嫁女兒,低頭娶媳婦。
看來許嬸嬸是對任曄,是有了那點意思。當初她怕人家嫌棄兒子命硬克妻,給耽誤了下來。任家應該不會信這個。任曄不僅性子好,這些年跟在白綺身邊,也被帶得也能吃苦耐勞的。倒挺適合許慎行這種經濟適用男的。
艾氏抬起頭來,發現對面也有人在朝任曄瞧。發現那人是妙如後,許太太對她粲然一笑。後者回她一抹了然的神色。
回府到朝後頭走時,鍾謝氏遠遠地就聽到,侄女那裡有歡聲笑語傳來。
等她一到院子裡,才發現來了兩撥客人,不禁喜上眉梢。春酒過後,鍾謝氏就發現侄女,神情又開始鬱郁的了,臉上好似沒了,那天從宮中請安回來後的喜氣。
她也不知其中的緣故,一直想打聽來著。只是最近太忙,煩心事挺多,沒把太多心思,花在府內。
南邊老宅妯娌來信,說五房的宋姨娘又有了身子。嚷著說此次若又是個兒子,想為他謀個好出身。想把次子過繼到二爺名下。三房的她的親妯娌六弟妹,特意遣信差進京,就是想探探她的意思。
鍾謝氏心裡一琢磨,這肯定是宋姨娘出招在逼九弟,想他把自己扶正的伎倆。
以前她跟楊氏妻妾爭寵時,為了打擊對手,不管不顧地散播楊氏流言,甚至不顧忌妙丫頭當時的心情和處境。明裡雖打著為明儼兄妹撐腰的幌子,實則是逼九弟休妻。
她們那一房的事,還是少摻和的好。
第二百六十章佳期
晚宴過後,艾氏跟著鍾謝氏,去她的院子裡。
“若郡主和謝先生不嫌棄,妹妹也不怕丟臉。恬著臉兒,來替郡主張羅嫁妝的洗吧!好歹我剛嫁了一個女兒,京城裡的商戶和禮儀風俗,妹妹都還算輕車熟路。”在聊起妙如的嫁妝置辦的事情時,許太太突然主動請纓。
愕然地抬起頭,鍾謝氏唇邊隨即就漾起了笑容。
看來對方想通了,替兒子求娶不到妙兒,這是把侄女當親閨女來待了。
她甚感欣慰,讚許地望了艾氏一眼,欣然地答道:“下回進宮,我就跟太后娘娘說去,難得妹妹這樣熱心。早聽妙兒提過,說你待她像閨女一般。”
艾氏緩慢地舒了口氣:“應該的,打第一眼見到她起,妹妹就喜(www。87book。com…提供下載)歡那孩子。當年,在格致書院,鍾探花跟拙夫同窗多年,結為至交,後來又一同進京趕考。在江南,鍾許兩家都算得上書香世家了。沒結成親家,妹妹雖感遺憾,可對兩家的情分,卻是沒絲毫影響的。如今在京裡,她也沒的親友,您又要忙書院那頭,難免顧不來。再說,行兒在淮安,也得虧鍾探花幫助教誨……”
聽她能說出這番話,鍾謝氏放鬆下來:原來是自己多心了。
看來,這艾氏也是個通透之人,倒是值得好好一交。
若當初九弟妹不被害,或許兩家真成了親家。許家那孩子也蠻不錯的,說不定跟妙兒是青梅竹馬,打小成為一對,被雙方家長寵愛。
可惜的世上的事沒有如果。若那年五房的正聲叔,不是在殿前以死相諫。保下當時的太子如今的陛下。或許,九弟根本不會回江南求學。也不會認識許大人了,更不會有九弟被人盯上,九弟妹被人謀算的事了。當然,也就不會娶出身寒門的林氏。
她留下的一對兒女倒是爭氣。不僅替生母報得大仇,還混得風生水起。
若不是妙兒從小在苦水裡泡大,養成堅韌的性子,也不會走到如今這步。這段夾縫中求生存的經歷,要換成另外一人,恐怕早就一蹶不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