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一招八方斬招來這麼多的麻煩,小雜魚身邊一個人都沒有,就像一條砧板上的魚,隨時有可能被剁成魚醬。
大丫鬟在就好了,她會去哪裡呢?
本以為出場一定會在寧妮擲骰子的位置,所以沒做任何約定。
最高的地方?京口最高的地方在北固山,那是北府兵的軍事管制區,一般人根本就上不去。而且匹配不一定就在京口,只要淝水之戰副本涉及到的地方都有可能。
舒琪和寧妮不一樣,面對困局決不會坐以待斃,不會苟在什麼地方等人去找,何況她現在已是地藏境,又是殺手出身,有勝邪劍的鐵布衫和銅頭鐵骨,以她的殺力、果決和智商,一般地藏境搞不過她。
她現在也一定在想同樣的問題,找出兩人的交叉點,哪個點是兩人同時會想到的呢?
-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這是《蘭亭序》開篇的第一句話。東晉永和九年就是公元353年,會稽就是今天的紹興。
淝水之戰前三十年的春天,時任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的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江左名士聚會於會稽山下的蘭亭,曲水流觴,飲酒賦詩,並準備編成詩集,王羲之提鼠須筆為詩集寫了一篇序,這就是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
張哲翰終於如願以償,看到了真正的蘭亭。最初的蘭亭沒歷代傳頌的那麼高雅,也就是個破亭子,據說是漢代的驛亭,相當於一個小郵局,因越王勾踐曾經在這裡種過蘭花才叫的“蘭亭”。
曲水流觴也沒傳說中那麼高大上,不過是在地上挖一條曲裡拐彎的小水溝,在裡面放個木盤,木盤裡放兩個酒杯,酒杯順流而下,停在誰的面前,誰就取杯飲酒,意為除去災禍不吉。原本只是民間開春的一種習俗,到了王羲之這會兒,加了個作詩的環節,木盤漂到誰面前,誰就把酒喝了,作詩一首,於是俗事便成了雅集。
瞻仰書法聖蹟,當然不能是跛腳阿福或老粗劉寄奴,出於對江左風流的景仰,張哲翰變作了世家子王謐的模樣,頭戴綸巾,寬衣博帶,大袖翩翩,儼然江左名士。
江左名士個個都有典故,變成王謐還有一個目的,就是期待著能遇到王家或謝家子弟,或許能觸發隱藏劇情,在蘭亭這種著名的地方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眼前的蘭亭空空蕩蕩,一個人影都沒有,什麼人也沒遇著,也許是大戰在即,誰還有心思來這種風雅之地。
其實來會稽蘭亭,更重要的還是為了找舒琪。進副本之前,他們一起站在《蘭亭序》的前面,舒琪可能會想到他那麼喜歡《蘭亭序》,一定會來蘭亭。這是唯一他們倆可能會想到一起的地方。
等了這麼久,還是沒見舒琪的影子,張哲翰悵然若失。正準備離去,蘭亭背後卻出現了三個男人,似乎是一主二僕。為首的主人三十多歲,鶴氅羽扇,同樣是頭戴綸巾,寬衣博帶,大袖翩翩;後面跟著的兩個僕人一看就是習武之人,身穿胡服,粗壯健碩。
隱藏劇情來了,張哲翰上前施禮:“這位公子有禮了!”
雖然感覺威壓撲面,但張哲翰沒怎麼多想,反正他這個小雜魚走到哪兒都是威壓,連小麵館的老闆都是地藏境。
鶴氅主人還禮道:“公子有禮!敢問公子貴姓?”
上來就問姓名,典型的Npc啊,張哲翰答道:“在下姓王,王謐。”
“王謐?你就是名相王導之孫王謐?”
“正是,請問您貴姓?”
“免貴姓姚,姚緒。”
姓姚?世家大族中有南下的王、謝、袁、蕭等僑姓士族和原居於江南的朱、張、顧、陸等吳系士族,沒姓姚的啊。
【姚緒,南安郡赤亭縣人,羌族。前秦揚武將軍姚萇之弟,後秦宗室大臣,官至丞相,封爵晉國王。主人小心!】
張哲翰看到非非警告的時候為時已晚,姚緒後面的兩名胡服壯漢已撲到眼前,兩個地藏境在這麼近的距離暴起發難,任何技能都來不及發動。
但歸藏七手的預設加持還是讓張哲翰看清了兩人的招式,間不容髮之間雙掌推出。
“嘭嘭!”“嘭嘭!”
兩名壯漢和張哲翰幾乎都被同時對方擊中,張哲翰沒來得及蓄力發力,倉促的兩掌雖然拍中了兩人的胸口,卻沒打上力量,兩名壯漢只是晃了一下。
張哲翰可就慘了,兩名壯漢同時擊出的兩拳勢大力沉,結結實實打在他前胸,距離太近,事發突然,避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