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明武也喝了三杯,估計大帥也想明白了,就把和慧娘說的話源源本本回給蕭護聽。蕭護聽的,眉開眼笑,眉飛色舞,眉頭展開……。
“……大帥是冤枉的,又一次救下京城,不學那小家子氣的人,何必把過往冤仇放在心上?大帥,如今之計,先攝政為重!”馬明武語重心長。
蕭護早就認可這是個絕妙好主意,但嘴上還笑:“笑話,他們肯讓我攝政?”
“那就先奉天子,大家鼎立!”馬明武這樣道。
蕭護心中驚歎,妙啊,誰有天子,誰才是正根的!郡王們再厲害,沒有天子在手中,在百姓心中不能算是忠心之臣。、
天子已奉,郡王們再不來朝,那他們成了反賊。
他知道稱帝難,只看京中稱帝死的逃的那幾個就知道了。這一回受父親點明,心思既定,不急也不躁。
那先奉天子,也不是一件壞事情。
大帥眸中有了光彩,抬手在桌上輕擊一掌:“好!咱們先把天子招牌樹起來!”
“就是這樣!”
“十一公主進內閣也是好招數!”大帥又小小損了十三一下,輕笑出聲:“這隻有十三才能想出來,要是我們全男人,怎麼會再放一個女人在內閣中?”
馬明武微笑,神采飛揚:“是以,此事除夫人外,再無別人可以行事!”他把自己想的告訴蕭護:“請夫人去京中見寧江侯,大帥麼,自然還是生氣的,還是不願意見他們的。夫人為國事計,為大帥日夜憂思,為夫分憂,去京中相見。到時候我隨夫人去,把這個老東西好好羞辱一番,他再敢說為臨安王,不向著大帥,看我好罵他!”
蕭護打斷:“夫人出行,也會驚動郡王們細作,難道夫人輕騎入京?”馬明武道:“這個我倒想好,往京裡的路是通行的。此時正月,四月清明,夫人必然要去忠勇碑掃墓。夫人出行,如大帥說,處處動聞。京中豈不出來人?到時候夫人就勢去宮中看望,再見寧江侯,沒有人會起疑心,認為夫人是特意走一回,另有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