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4 / 4)

小說:穿到古代的教書匠 作者:鼕鼕

最大的集市和縣衙——完全與崔瑛曾經看到過的酒店廣告語不謀而合。

“幾位客官您好,”到了這家正店門前,一個青衣小帽的秀氣青年氣定神閒地走過來,作揖行了一禮,“幾位客官是住店還是遊園?有什麼需要小店為你做的?”

“要一個上等的院子,夠爺幾個人住的。”

“好的,小店符合小郎君要求的院子共三間,以霜菊為景的素商院此時最合節氣;以修竹出名的玉管苑;以冬梅襯雪景的玄英閣,不知小郎君擇哪一處?”

“菊、竹、梅都有,為何獨獨沒有蘭?”一個四門學的學生好奇道。

“以春蘭彰其志的逸陽軒已經有客人入住了。”這好像是店小二的青年不急不躁地回答。

“就住素商院吧。”崔瑛決定道。

“好的,但不知客官是付貨票還是會現錢?”

“貨票是什麼?”張彬好奇地問道。

“一開始是陳石頭和陳柱子兄弟搞的,因為六安和汴梁兩邊來往來頻繁了,一次次的錢財交付,每回光運銅錢就得運上好幾車,折銀價吧又不太穩定。後來索性兩邊記帳,每個季度對一遍,再將多出來的錢運到,或者折了物品運到,這中間就有了那個憑據。後來跟著一起跑這條線的商人也不耐煩帶太多錢,就託他們幫忙帶一下票,後來陳石頭乾脆專門弄了家鋪子,就負責兩地的錢財往來,直接寫上銀錢就是了,這個就是我們說的貨票了。”那青年不好意思道,“聽小郎君的口音像是京城人士,我就問你們有沒有貨票了。”

“你們不怕這貨票出問題啊?”

“沒事兒,紙是崔家紙坊特製的,而且陳家兄弟倆也算是仁義人,我們還是信得過的。”

崔瑛聽到有價證券居然是當年那個連吃湯餅要打幾擔柴都算不清的陳石頭弄出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