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耽擱了一盞茶的功夫,他才斷斷續續的說:“好、好叫崔郎君知道,近日時有匪賊禍亂百姓,郭別駕甚是憂心,便去請折衝府的府兵幫忙……”
而大唐實行的是府兵制,府兵並不是職業軍人,平常的時候都正常勞作,只在冬季忙完了農活才會集中起來訓練。
鄯州治下三縣,設有一個折衝府,府兵一千三百餘人。如今正值秋收,府兵們都在家中收割糧食。
如今有小股的盜匪(崔幼伯事後猜測是突厥人假扮的)集結起來騷擾縣城百姓,劫掠官道上來往路人的財物,甚至是殺人越貨,情況十分嚴重。
單靠府衙的差役,無法蕩平這些盜匪,郭別駕便請折衝府徵集府兵前來平賊。
但新召集的府兵疏於練習,讓一些做慣了農活的田舍漢去對抗野蠻悍匪,哪怕他們手裡有武器,也是讓人去送死。
是以,在平賊前,折衝府便統一組織新府兵操練。而今日是操練的第一天,為了表態,郭別駕便帶領府衙所有的官員去折衝府的營地坐鎮。
“……昨日郭別駕接到郎君命人送來的信,很是為難,但操練一事已與折衝府李都尉說定了,倘或臨時改期,實在不妥……”
那門吏絮絮叨叨的解釋著,他的那番理由,聽著冠冕堂皇,實則不堪推敲。
難道郭別駕不率領眾官員前去觀禮,折衝府的府兵就不操練了?
難道那李都尉這般不通情理,推遲一日都不肯?
好吧,退一萬步講,以上兩點都無法改變,那麼郭別駕出門前,就不能留兩個書吏或是門吏接待新刺史?
而郭別駕偏偏給崔幼伯留了個空無一人、大門緊鎖的衙門,足見他對新刺史的不喜歡、以及蔑視!
沒錯,崔幼伯掩在袖子裡的手握得緊緊的,旁的事他都只是猜測,但這一點他卻非常肯定:郭別駕並沒有把他崔幼伯放在眼裡!
深深吸了口氣,崔幼伯道:“哦,原來如此,只是不知折衝府的駐地在哪裡?距離府衙幾何?”
門吏眉心一跳,暗自猜測:咦?新刺史這麼問,是不是想直接趕去折衝府的營地?
PS:二合一!
PS:
PPS:看了親們的評論,某薩也發現最近幾章的感覺有些不對,這兩天便將第四卷和大綱重新看了一遍,調整了下思路,還請大家繼續關注,有什麼問題還請及時提出,謝謝哈!
☆、第282章 新刺史(一)
“好叫崔郎君知道,折衝府的營地位於城郊張家村,距離縣城並不遠,”
門吏清楚郭別駕的心思,他也很想順著別駕的意思告訴崔幼伯營地距離縣城非常遠,以便打消崔幼伯現在就想趕去營地的想法。
因為別駕的命令是,讓崔幼伯在府門前受夠了為難,最好是等到明日,再‘提醒’他去營地尋人。
但,門吏很聰明,他在州府衙門混跡多年,自是知道似他這種小人物的生存之道。現在的情況很明顯,郭別駕這條地頭蛇想與京城來的強龍新刺史較量,兩位神仙打架,他們這群小嘍囉還是遠遠的躲在一邊觀戰就好。
門吏也不是沒想過投靠某一邊,然後混個心腹噹噹。
但現在的問題是,郭別駕那邊經營多年,身邊的心腹已經很多了,他根本就靠不上。然而轉過來投靠新刺史,他又沒有什麼信心,所以,如今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兩邊不得罪。
想了想,門吏又補了一句,“距離雖不遠,但現在的天色——”
說著,他還故意抬頭看了眼偏西的日頭,剩下的話他沒有說完,但意思已經非常明白了——新刺史噯,咱們別駕不想讓你去營地,您還是乖乖的待在城裡吧。
崔幼伯挑挑眉,他是何等的聰明,哪裡會聽不出話裡的意思,嘴角微翹,露出一抹習慣性的微笑,他點點頭,道:“唔,時辰確實不早了,咱們也該進去了!”
言罷,崔幼伯還衝著那門吏揚了揚下巴,示意他去開門。他的意思也很明白,既然郭別駕留門吏傳話。想來留他負責‘接待’自己這個新刺史。
哼,只留一個門吏‘迎接’自己,這位郭別駕真是好大的架子呀。
崔幼伯一邊等著門吏上前開門,一邊暗自腹誹。
不想,那門吏卻讓站在當地,滿眼的尷尬,他搓著雙手,囁嚅的說道:“那、那什麼,小人、小人只是負責傳話,並不是守門的門吏。”手上也沒有鑰匙。所以——
“放肆!你、你個小人,竟敢消遣郎君?!”
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