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很重要的一條便是要管好自己的嘴巴,切莫‘洩露禁中語’。
偶爾八個皇帝的小卦,說說宮裡貴人的趣事,這倒沒什麼。被發現了,頂多被罵兩句。
但若是關係到立儲、政務、人事等機要事件,你小子都敢八上一八,那可就不是挨頓罵這麼簡單了。輕則丟官,重則流放呀,再慘些的還會禍及家族咧。
雖然婆媳兩個不知道那‘一耳朵閒話’是否牽扯要事,但起碼的常識還是知道的。
為了能順利的聽到八卦,她們齊齊表示會管好自己的嘴巴。
呃。至於事後會不會履行,那就要看‘閒話’的勁爆程度了。
大不了她們也像小兒媳一樣,加一句‘定要保密’之類的話。
小兒媳不知道婆母和長嫂的心思,見她們答應保密了,不再賣關子,直接道:“阿孃、阿嫂,想必你們也聽說武庫被盜了吧?”
婆媳兩個點頭,她們常年在宮中行走,自是有自己的訊息來源。
且當時聖人那般暴怒,幾乎是跳著腳喊:“中尚署令是做什麼吃的?京兆府和執金吾又在幹什麼?竟讓這麼一群狂人輕易的混入武庫,將內中火器全部盜走?”
這次,別說隨侍近旁的內侍、郞衛聽到了,就是門外廊廡下肅立的羽林軍都聽到了,連院子裡走動的宮女、宦官也都聽了一耳朵。
這些人知道了,距離大家都知道還遠嗎?!
是以,‘武庫被盜’的訊息仿若插上了翅膀,在大慈恩寺的各個小院裡恣意散播。
小兒媳也聽說了,她故作神秘的壓低聲音,“其實,不止武庫被盜了,還有個地方也被盜了。”
婆媳兩個對視一眼,眼中精光閃爍,旋即婆母似是想到了什麼,學著小兒媳的樣子,用極低的聲音道:“難道齊國夫人名下的產業也被盜了?被盜走的是火器?”
長媳也連連頷首,表示她也是這麼想的。
果然沒有笨人呀。
小兒媳暗暗讚歎,她會知道是因為有親戚的小道訊息,可自家婆母和長嫂,但憑這麼一句話便猜到了真相,不可謂不聰明呀。
“阿孃猜得沒錯,盜取武庫的歹人提早一日劫掠了齊國夫人名下的一處山莊,將夫人藏在那裡的火器和彈藥全都搶走了。”
小兒媳繼續道:“那位小郎還說,平安公主去御前告了齊國夫人一狀,言辭間,竟是直指崔氏監守自盜,將武庫洗劫一空是另有企圖。只是沒有證據,所以——”
婆母吸了口涼氣,介面道:“所以,聖人便留齊國夫人在大慈恩寺祈福?”
長媳也表情凝重,道:“所以,長公主和駙馬也沒有為夫人求情?”
說完。婆媳兩個再次對視一眼,暗暗點頭——此事牽扯到了平安,甚至牽扯到了宮中的某些爭鬥,連長公主都不能插嘴。更不用說她們這些小人物了。
想了想,婆母拉著小兒媳的手,低聲叮囑,“這件事到此為止,以後你不要再跟其他人說,包括二郎。”
小兒媳被婆母的鄭重表情嚇到了。下意識的看向長嫂,見長嫂也是這般模樣,忙點頭稱是:“阿孃放心,兒、兒明白!”
類似的談話,在許多馬車中進行著,唯一的區別便是,大多數人沒有親戚正巧在皇帝身邊服侍,所以並沒有聽說什麼‘閒話’。
但大家的智商還在,所以猜來猜去竟也猜到了幾分真相。
至此,她們卻不敢再想下去了。有些事,不是她們這樣的人家能碰的。
她們……她們還是乖乖的回家,嚴格管束家人和僕役,一家人老老實實的窩在家裡,安全躲過外頭的暴風驟雨才是正經。
車輪滾滾、馬蹄陣陣,大部隊足足喧鬧了兩三個時辰。才緩緩撤離晉昌坊。
熱鬧了兩日的大慈恩寺再次寧靜下來,望著空蕩蕩的庭院,蕭南的臉色倒好了許多。
長公主臨行前的安慰,多少起了些作用。
旁人的能力蕭南信不過,長公主卻是她最信任的。
另外,王氏和韋氏離開前,也曾避開鄭氏,悄悄來跟蕭南告別,反覆叮囑蕭南在寺裡要小心,不必擔心家裡。無需記掛孩子們,她們兩個會每日過去幫忙。
聽了兩個嫂子的話,蕭南更加放心,連忙道謝:“多謝大嫂和三嫂,家裡——”
蕭南握住兩人的手。鄭重的託付:“一切就煩勞兩位阿嫂了!”
“放心~~”
王氏、韋氏走了,她們那句保證還言猶在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