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行的是府兵制,沒有職業的常規軍,十二衛亦是由府兵組成。若是有了戰事,便從十二衛中抽調府兵前去迎戰。
而大將軍是聖人欽點,待戰事結束後,大軍重回十二衛,而大將軍也將立刻解兵還朝。
所以這年代沒有所謂的‘某家軍’,而似柴家那樣能在西北盤踞近三十年,也是因為柴家的當家主母姓李,且在開國之初立下汗馬功勞。
若是換做旁人,早在先帝的時候,就被收拾了。
一干老臣足足商議了半日,最後決定抽調三萬府兵,由蕭嗣業為副將,直接奔赴西北救援。
許是為了進一步打消聖人慾御駕親征的想頭,幾位老臣有志一同的決定,此次援軍不設主將,副將蕭嗣業暫行主將之權。
待大軍與平西大軍匯合後,將由平西副總管、大將軍蘇定方全權統轄。
爭取了半天,皇帝還是沒能爭得過一群老臣,最後他也不得不放棄了。
沒辦法呀,他實在扛不住一群口才極佳的老頭兒在他耳邊嗡嗡,吵得他腦仁兒疼。
為了不讓自己英年就患上頭疼的毛病,皇帝只得點頭默許了宰相們的決議。
次日,皇帝便下了旨意,兵部、戶部、軍械監等有司衙門也都立刻運作起來,調集府兵、籌集糧草等軍需物資,忙得不亦樂乎。
因前線吃緊,且戰敗的訊息太過打臉,憋著一肚子火的天朝官員們的辦事效率都明顯提高,沒用多久,三萬大軍調集完畢。
皇帝選了個黃道吉日,親自出皇城為大軍踐行。
祭了旗,蕭嗣業率領三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出了京。
因蕭嗣業與蕭南的堂親,他出城那日,蕭南也領著長順、阿嫮幾個去路邊送行。
望著齊刷刷騎馬而過的大軍,蕭南神情凝重,只希望這次能徹底剿滅西突厥,這樣身在鄯州的崔幼伯也能安全些。
大軍緩緩消失在城門外。前來送行、圍觀的百姓也開始紛紛散場。
蕭南看著人多,擔心孩子們的安危,硬是拉著長順等幾個在車廂裡等了好一會兒,待外頭的人散得差不多了,她才吩咐秦振上路。
長順自認為是大孩子了,不肯再與母親、姐姐同座。直接拉著長泰、長寧、長壽三個坐在對面的座位上。
長寧活潑好動,好容易出一趟門,很是興奮,扒著車窗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