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部分(2 / 4)

小說:棄婦的極致重生 作者:低訴

長生說的都是真的?”在大唐,確實可以這樣?

蕭南再次被shock到了……

ps:謝謝奇婭親的小粉紅,謝謝親們的支援,o(n_n)o謝謝~~

☆、第261章 意外收穫

其實,蕭南想太多了。

楊氏夫婦之所以這般客氣,一來是出於對老師的尊重。

在古代,‘尊師重道’絕對不是說說而已,而是一種從上而下都認可並堅決執行的行為準則。

開毛玩笑,天地君親師呀,老師可是次於親長的存在,蕭南雖不是專業的夫子,卻是夫子的總頭頭,如今蕭校長親至,學生家長自要熱情相迎。

二來則是出於對蕭南的感謝,自家兒子是個什麼情況,楊氏夫婦很清楚,看著憨直、大方,實則是個被寵壞了的小紈絝。且看楊九郎的排行就知道,他前頭還有八個兄弟以及堂兄弟。但不管哥哥們是不是親的,他卻是家族同輩中最小的男丁。

因為年幼,在家中備受祖父母和父母的寵愛,養成了他有些恣意的性格。京中紈絝們慣有的毛病他更是一樣都不缺。

這樣的孩子,京裡的權貴家中不在少數,若是嫡長子還好,有爵位或是可以門父蔭弄個小官做做,一生的富貴不必擔心,即便再紈絝,只要不太出格,未來的日子也能過得很順遂。

可若是次子或是幼子就慘了,襲爵沒他的份兒,分家產也不可能分得太多,如果本人再沒用些、再紈絝些,一旦父母離世、家族分家,他們就擎等著受苦吧。

而楊九郎便處於這樣的境地。

為此,楊氏夫婦很是憂心。

當初積微學院招生的時候,他們也只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兩口子想著,兒子去了學院,即便不能學習什麼本事,好歹也能多結交些同窗,他日也能多幾分助力。

讓他們夫婦驚喜的是,兒子去了學院不過堪堪幾個月,竟變得越來越有出息。原本的楊九郎只喜歡舞刀弄槍、並不喜歡讀書,但也不知道人家學院的夫子是怎麼教的,楊九郎依然不喜歡讀書,卻能安下心來乖乖的背誦先賢著作。

沒進學院前,楊九郎只能磕磕絆絆的背個《太公家教》,如今,他已經能流利的背誦《論語》、《孟子》了。

上個月楊老翁考校兒孫功課的時候,問了不少問題。楊九郎居然全都能答得上來,讓祖父頗為驚訝了一把,楊老翁連口稱讚‘不愧是海內儒學大師魏老夫子呀’。

楊老翁為了孫子的面子,後半句話沒說出來。不過在場的人都聽出來了,無非是說魏賢厲害,連朽木也能調教。

見此情況,幾個沒上積微學院的楊氏郎君也起了心思,紛紛回去跟自己的父母要求——朽木般的九弟在積微學院待了尚不足一年,便有如此進益,若是換成聰明伶俐的自己,還不定怎樣出息呢。

幾個妯娌更是湊在一起討論,要不要把自己家的小兒子也送去積微學院?

楊九郎的母親蘇氏很是得意。當初她為了不讓妯娌們說閒話,兒子去學院的學費是她自掏的私房。

當時,幾個妯娌還背地裡嘲笑過,她雖不知道妯娌們具體說了什麼,但大概的意思還能猜得出,不過是笑話她為了個不成器的兒子,居然肯掏出十萬貫。這些錢肯定會打水漂云云。

而且積微學院剛剛建立,沒名氣也沒什麼底蘊,除了崔家的招牌和三名士的名氣,它就是個普通的新學院。

再加上積微學院的許多規矩和當時的學堂不同,很多人都是抱著看笑話的心思在看那些把孩子送去讀書的人家。

不過幾個月的功夫,風水輪流轉,原本笑話別人的人,看到別人家孩子的變化。也漸漸收起玩笑的心思,開始考慮,要不要把自家的孩子也送去?

尤其是昨日餘小郎的事件傳開後,大家更是被震住了:嘖嘖,那幾個孩子,最小的七歲。最大的十歲,就這麼六個人,居然敢和一群亡命之徒硬拼。最讓人驚訝的是,這幾個孩子居然還打贏了,沒有玩什麼花招,全拼自己的能力。

這、這也太讓人意外了吧?

大家都在一個圈子裡混的,誰還不認識誰呀,有許多人都一廂情願的認為,餘小郎幾個都不如自家孩子,可人家卻能以己之力脫險、並親手斬殺敵手,而自家的孩子呢……

眾家長雖然不想承認,可也不能睜著眼睛說瞎話,單從這一點上說,自家的孩子確實不如人家。

當然,也有家長略帶酸意的指出:這幾個孩子下手也太狠了,制服了那些閒人就好,何必要人性命。尤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