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通又領著麻衣小郎逛遍了西市大大小小的胡商酒肆。
沒用一個月,麻衣小郎便領略了京城胡姬的美豔與熱情,但他的胃口也漸漸被養大了,竟不滿足只能和胡姬拉拉小手、親個小嘴兒,想著有更深入的體驗。
萬事通是個體貼入微、關心朋友的好少年,他很快就察覺到了麻衣小郎的‘需求’,很友愛的幫好友解憂。
於是,萬事通便領著麻衣小郎去了教坊。
相較於胡姬的異域風情,教坊小娘子更符合高個兒的口味,再加上這裡的小娘子都各有才能,麻衣小郎很快就迷失在教坊。最後,跪倒在一位極善撫琴的柔弱嬌媚小娘白蓮花的裙下。
那位白蓮花扮演者是個弱柳扶風式的嬌弱美嬌娘,她的長相很不符合時下的審美。
至少臺下的貴婦們瞧了,忍不住皺著眉頭,心裡暗罵一句‘狐狸精’。
更有那性子bh的,不由得在暗自琢磨,若是自家郎君或是兒子被這樣的狐狸精迷住了,她定會直接殺進教坊,把那狐狸精打死了事。
白蓮花的長相和氣質不得婦人們歡喜,卻深得男人的喜愛,至少麻衣小郎很是中意白蓮花。
自從認識了她,麻衣小郎不再四處亂逛,而是有事兒沒事兒賴在教坊與白蓮花纏綿。
白蓮花卻極賢惠的提醒麻衣小郎,教坊不是慈安草堂,每日出入教坊是要花錢滴,而且郎君是來趕考的,如今考期臨近,郎君理應安心備考才是。
不可為了她而耽誤了前程。
這番話一說,慢說麻衣小郎感動不已,就是臺下的貴婦們也忍不住懷疑:咦,難道這狐狸精是個好的,竟也知道督促男人上進?!
帶著疑惑。貴婦們繼續看著臺上年輕人的表演。
麻衣小郎聽了白蓮花的話,雖心有不捨,但還是乖乖回客棧去讀書。
他想過了,白蓮花的話很有道理。只要他能考中進士科新郎君,家裡定會非常高興。
到那時,他再請託家族在京中的故交,把白蓮花從教坊裡贖出來,這樣他們便能日日廝守在一起了。
為了能跟心上人在一起。麻衣小郎分外用功,來年春日的考試時,他竟真的考中了。名次雖差了些,但確確實實的成為新郎君。得以參加曲江宴集。
麻衣小郎考中了,他沒忘了心上人,立時寫信回家報喜,順便跟家裡要了些銀錢。說是京中米珠薪桂,新郎君的應酬有多,銀錢多多益善。
小郎家中父母收到喜訊,高興萬分,對於兒子的請求也一概應許。
另外,為了讓兒子儘快透過吏部的銓選。父親還特意給京中幾位世交寫了信,信中反覆請託諸位看在素日的情分上,多多照拂小郎。
銀錢和信一起快馬送到了京城。
小郎很興奮,他拿著信逐一拜訪了父親的故交,除了銓選一事,他還特意說了白蓮花之事。
故交是京中五品官員,又是父親的至交。見麻衣小郎年紀輕輕就考中了新郎君,很是喜歡,不但幫他謀了個外放的官職,還順利的把白蓮花弄出了教坊。
麻衣小郎很興奮,帶著白蓮花,歡歡喜喜的去外地做官了。
去了外郡,麻衣小郎直接將白蓮花當娘子看待,出門交際的時候。也將她帶在身邊。
白蓮花也聰明、能幹,人雖嬌弱了些,但起碼的管家、交際都沒有問題。
只可惜,這種幸福的生活沒有維持太久,小郎的家中給他訂了門親事,女方亦是一地郡望。與小郎頗為相稱。
但小郎不喜歡,他一心只戀白蓮花,甚至都不願回家成親。
白蓮花卻極力勸服小郎,讓他不要忤逆長輩,求娶門當戶對的世家女。
劇情發展到這個地步,連臺下的貴婦們都忍不住懷疑,難道這狐狸精真是個賢良的?
可若是賢良的,蕭校長又為何特意讓她們看這樣一齣戲,難道是想告訴她們,就算是教坊女也有好的?
沒錯,坐在臺下看了這麼久,原就聰明的貴婦們隱約猜出了蕭南讓她們來‘聽課’的目的了。
尤其是在坐的家長,她們的兒子都是高年級的學生,最小的十四五,最大的已經十六七,已經開始懂人事,可以考慮前途大事了。
她們若是看不出臺上那個小郎是在影射自家孩子,那她們也白活這麼大了。
還有,那個白蓮花的形象太鮮明瞭,一看便是不安於室、禍亂內宅的狐狸精,年輕小郎們若是被這樣的女人迷惑了,定會變得不可理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