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秘的?還有,你丫的不給我鑰匙,我怎麼看‘信’?
等等,鑰匙?!
蕭南腦中靈光一閃,她想起來了。
這時,玉簪端著個托盤走了進來,托盤裡放著一條條切成細條的鮮肉。
雪娘子見來了主食,很是興奮,不等玉簪把托盤放下,它就撲稜著翅膀飛到近旁,直接落在玉簪的肩膀上,一下一下的啄著托盤裡的鮮肉條兒。
蕭南對玉簪道:“我去歲生辰的時候,榮國公不是送了個匣子嘛,你收到哪裡了?給我拿來!”
玉簪聞言,忙把托盤放在地上,然後小心的將雪娘子移到托盤旁,做完這些,她回道:“和其它的賀禮一起收到丙字型檔裡了,婢子這就取來。”
……
半個月後,遠在西北某州的李榮終於等到了雪娘子,結下它爪子上的回信,展開一看,只見小紙條上寫著三個明顯的大字:“大殺器!”
喵了個咪的,大殺器是什麼東東呀?!
李榮心裡的小人兒在捶桌,此刻他好像把蕭南拖到跟前,掐著她的脖子逼問答案:你妹的,你送我的那個古怪東西到底是什麼呀?!
PS:二更,謝謝素素兒親的打賞,謝謝親們的訂閱,O(n_n)O謝謝~
☆、第227章 大殺器(二)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就到了四月。
老聖人的喪事已經進入尾聲,新君登基快倆月了,一切倒也順利。
其實這種情況也正常,老聖人纏綿病榻三四年,絕大多數的時候都不能處理朝政,而代他上朝、聽政、議政的是當時還是太子的新君。
除了一些重大的軍國要務,一般的政務,當今聖人都非常熟悉,處理起來也是信手拈來,並不費多少力氣。
而且自古有慣例,新君登基,為了穩定朝局、為了表示對先帝的尊敬,只要先帝不是那種暴虐的昏君,他的許多政令,新君都要照常推行的。
更不用說堪為千古一帝的老聖人了,他之前制定的政令全都被新聖人完整的保留了下來,並積極的推行。
這讓許多貞觀老臣都非常欣慰。
好吧,現在所用的年號雖然還是貞觀,但大家心裡都清楚,換了聖人,很多東西都會慢慢改變。
如今新君能這般敬重先帝,並沒有做出一副‘老子終於混出頭來了,終於可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了’的小人得志模樣,這讓眾朝臣都很高興。
朝中局勢一片大好,京城因先帝崩逝而引起的隱隱不安也慢慢散去,百姓們又恢復了往日的生活。
崔家的生活也在照舊。
四月初七,是崔幼伯二十八週歲的生辰。因不是什麼整生日,而且崔家還沒有出孝,所以也只是一家人關上門好好的吃頓飯。
而這個‘好好’的,也是相對而言,酒肯定是不能用的,葷菜也沒有,只是比平時的清水煮菘菜、清水煮蘿蔔多了幾樣時新蔬菜罷了。就算多了幾樣菜色,烹飪的手法依然是水煮。
靈犀、長生等幾個孩子還小,又都在長身體的時候,所以破例給他們加了些牛乳和乳酪,其它的跟大人一樣。
崔幼伯早就說了,他們家雖然沒有回洛陽守孝,但守孝該遵循的規矩丁點兒不能錯,他們崔氏以孝悌聞名,切莫因些許口腹之慾而輟了先祖的清名。
對此,蕭南沒有意見。沒辦法。他們生活在彼時,就要按照彼時的社會規則行事,在大唐生活了兩輩子。她太明白‘名聲’對於一個人、一個家族的重要性了。
靈犀、長生、阿嫮等幾隻小包子站在堂前,恭敬的跟跽坐正位的崔幼伯行禮:“兒恭祝父親大人生辰快樂,謹願父親大人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崔幼伯畢竟年輕,說些‘松鶴延年’‘福壽延綿’的話有些不恰當。
所以,小傢伙們這通聽著直白的祝賀詞。倒也算應時應景。
看著堂前的幾個乖巧懂事的兒女,崔幼伯滿意的點點頭,一種為人父的驕傲油然而生,他微微抬手,沉聲道:“好,都起來吧!”
幾個小傢伙聞言。麻利的起身,看了眼另一主位上的母親,見她輕輕頷首。這才嗷的一聲,飛撲到主位的榻前,圍著今天的壽星公,嘰嘰咕咕的說話,並拿出自己準備的生辰禮物顯擺。
“阿耶。這是阿沅親手繡的哦,是阿沅生平做的第一個荷包。送給阿耶!”
靈犀是長女,且最得崔幼伯寵愛,所以,她第一個展示自己送給父親的生辰禮物。呃,一個做工還不錯,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