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明此事乃是正常情況,不存在其他什麼。所以。她一直都在追查,終於不負苦心人,在事發十年之後,讓她發現了蛛絲馬跡,憑著這蛛絲馬跡,她一路追查,最後查出了事情的主使人,正是姜郎中的二房,賀氏。
十年的時間,改變了很多人。趙氏看著躺在床上,枯瘦、了無生趣,完全憑著自己的一手醫術吊著命的女兒,再看看賀氏的無限風光,女婿寵著。兒女健全,掌管了府上的中饋,雖然只是個二房,但在外人眼中,她就是正房。想起早逝的,聰明、活潑、懂事的外孫,趙氏怎麼也無法平靜下來,她無論如何都不能放過這對狗男女。
但是趙氏知道自己的身份,怕是都不到馬上就要升官的女婿,為了怕女婿的官位上一級,自己到時候更難對付,在女婿的調令下來之前,她就找上了姜郎中的繼母,姜郎中繼母也看不慣繼子的官位穩定,勢力也越來越大,連著自己的丈夫對繼子的話也是言聽計從,對比自己的兩個兒子總是無端的受丈夫責罵,這繼母心裡也是存了恨,寄了怨。在趙氏的一番巧言令色之下,兩個人就密謀合計了起來。
鬧事的時日正是姜郎中壽誕前半年,賀氏的長子無故墮馬身亡,事情發生的經過跟姜郎中的長子,也是趙氏的外孫出事是一模一樣。姜郎中雖然傷心難過,倒也沒有多想,因為他早就將自己的正房連同嫡長子拋之腦後了,但是賀氏不是個簡單的,她雖然壓下心裡的疑惑,私底下卻在追查主謀。
原本姜郎中好不容易放下長子早亡的傷心事,準備藉著自己的壽誕來驅驅這大半年以來的陰霾,誰又知道,一直被賀氏從長子被人謀害之後護的跟眼珠子一般的次子還是出了事,事因跟長子是一樣的。
在壽誕之日出了這麼大的事情,次子的死跟長子是一樣的,姜郎中再怎麼無能,總能看出其中的端倪來,何況他本身就是個心思活絡的。
事情很快就查出了真相,這也得得益於賀氏早有防備,主謀人居然是姜郎中的岳母趙氏,這讓所有賀壽的貴客就驚呆了,隨後趙氏一番血淚,徹底讓整個姜府,不,可以說是姜氏一族都震驚了,姜郎中的嫡長子,也就是趙氏的外孫,當年居然是被賀氏給害死的,人證物證擺在人前,賀氏也無從抵賴。讓事情更加不可收拾的是,姜郎中的正房因為這番動靜強撐著走到正堂上,看著害死了自己兒子的賀氏,這正房當然是當場爆發,不顧多年病弱的身體,執意要找賀氏報仇,可到底還是沒有能報成仇,因為在趙氏的女兒朝賀氏撲過去的一剎那,被賀氏當場滿屋子人的面,給當場刺死了。
唯一的女兒死在自己的面前,趙氏一下子整個轟的爆發了,不管不顧的非要殺了賀氏給自己的女兒報仇,連姜郎中也不能放過。
場面一下子亂了起來,眾人也不可能再眼睜睜的看著有人死在自己的面前,恰好這京兆尹跟姜郎中是同窗,在這樣的形勢之下,他也不得不硬起頭皮來,將一干人等押入大牢來細細審查。
這不審查不知道,一審查那是嚇了一大跳,這賀氏,也是個身份不簡單的。她的家族居然跟仁靜太后孃家楊氏有關係,以為先帝的刻意打壓,楊氏一族很快的敗落,連帶著賀氏的孃家也衰落下來。據這賀氏所說的謀害趙氏外孫的手段。還是從她的表姐那裡得知,她的表姐是楊氏旁支的嫡女,嫁的是姜郎中的同僚,禮部郎中。京兆尹隨後從楊氏的口供中得知,這法子是楊氏從她的閨中好友口中得知的,這閨中好友是江南的大族崔氏的旁支嫡系。嫁給了安定候的世子閆耀文。
要說這閆耀文是何許人物,整個京城誰不知道?這安定候雖然跟仁靜太后是脫不了干係,但在先帝掃除楊氏極其親眷中,並沒有受影響,反而還得了更多的厚愛,除了他本人是傳臚出身,頗有能力,祖母是姜左丞相一母同胞的妹妹,母親是南宮太長公主的嫡女榮安郡主,從小他可是姜左丞相一手培養出來的。京中都有傳言說。這安定候世子閆耀文,以後肯定也是入閣拜相的。
京兆尹也以為事情到了這一段落就該徹底了結了,雖然他是正四品的官位,掌管京城各種大小事,可他惹不起宗親,特別是有身份有地位還有能力的安定候世子。但是。凡事都是有出人意料的一面,因為姜郎中這事兒鬧的太過轟動,讓同昌大長公主、廣平候嫡次子,將來的陽平長公主的駙馬顧祺來了興趣,比起安定候世子來,這位大人物更加的不好惹,且不說他本身,就是他身後隨便站著的一個人也是極其難招惹的。
這顧祺一出面,不管是京兆尹,還是五城兵馬指揮司以及都指揮使司等等。更讓人頭疼的是,平國公和康王也開始興致勃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