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祚二年的冬天很長,翌年春天來得晚。北方凍死了許多牛羊,南方大旱,似乎更是印證了民間童謠。女人與宦官亂政,上天也要示警懲罰。
黑霾霾的烏雲,籠罩在長安皇宮的上空,陰鬱得能滴下水,像蒼天落淚。
第五十九章
每逢大旱天災,往往是邊境生亂的伊始。
北地嚴寒,收成銳減,胡人吃不上飯,便南下搶掠。
邊境戰事緊張,晉國又國庫空虛,卻還是得耗損財力,增加徭役,以固邊關。
也是在這艱難的時刻,西魏忽然派了使節來,提出,想要在兩國邊境,開啟互市貿易。
——如此提議,簡直正中晉國下懷。
自“正月之禍”後,何容琛一直在尋休養生息的機會,而“互市”提議,猶如瞌睡送來枕頭,正合了她的心意。
她召對大臣前來問策,又反覆比訂互市條款,如此權衡了多日。
然而互市之策,卻遭到了幾個掌兵權的世家反對。
開建了互市,眼看著要打的仗沒了,要儲備的糧草放緩了,無戰不能富,還能搜刮到什麼利益?能膨脹起什麼勢力?能建立起什麼功勳?
國事體大,何容琛不由這些蠹蟲,她與宋逸修力排眾議,同西魏簽訂了互市協定。
但互市,恰恰也與何家利益相悖。
。
此時已九歲的韋無默,常跟在何容琛身邊,整理奏章。
她跪坐一旁,聽到殿外吵吵嚷嚷,是何家人退朝之後,怒氣衝衝入宮,來找何太后爭論了。
他們隔著一室簾幕,時而苦口婆心,時而動之以情,想叫何太后收回互市成命。
何太后扶著案几,指節捏得發青,倔犟地一語不發。
關鍵時刻,宋逸修擋在了她面前。
他與何家人唇槍舌劍,疾言厲色,聲音一度飛出殿外。末了冷冷回絕:“監國之印已蓋,此事不容再議。”
汝寧侯並非何容琛的父親,而是她大伯。他被宋逸修罵得面上掛不住,氣急敗壞地指著宋逸修大喊:“閹臣!閹臣!此處何以有你說話之份!”
韋無默旁聽著,心中一怒,正想張嘴回罵,卻看到宋逸修不屑地扯起唇角,笑了。
他站在殿階上,居高臨下地,睥睨地看著汝寧侯。
那一瞬間,韋無默幾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