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小他就知道,自己生母的存在,是整個王府的汙點。後來更是明白,若不是生下了皇帝的長子,又早早凋謝,葉充媛連現在的九嬪之末都混不到,頂多像鍾婕妤那樣,至多也不過是個婕妤,一輩子就這樣。
他沒見過這個女人,想要見,不敢見,沒法見。他沒辦法去愛她,卻也沒辦法恨她,只能裝聾作啞,希望別人不要再提她。
明明這麼多年都沒人提起她了,為什麼現在,他們又要舊事重提?追封皇后!可笑!賢德如張淑妃沒有被追封為皇后,高貴如白德妃沒有被追封為皇后,端莊如宣賢妃沒有被追封為皇后,葉充媛怎能成皇后?難道就因為她生了他?他是魏王麼?她是鍾婕妤麼?追封皇后的結局,難道不是他們淪為天下的笑柄?
秦恪對自己的出身,始終有一絲芥蒂,這份芥蒂只有最親近的知道。故秦琬捏著這本奏摺,只覺萬分諷刺。
先帝才剛駕崩,就有人為了討好阿耶,為葉充媛翻案了。不難想象,若是阿耶願意,穆皇后指不定就連神主牌的排序,也要排到“葉皇后”的後面呢!
這就是至高無上的權力,簡直像毒藥,明知道會致命,還是要嚥下去。
短暫的怔忪後,她就回過神來,義憤填膺地說:“當真是小人行徑,穆家早不復昔日風光,他們還想利用您去踩穆家一腳,可笑!難不成以為阿耶會和他們一般,對穆家心懷芥蒂,從而打擊報復?真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明明是官員急於討好新皇帝的行為,卻被秦琬說成對穆家的落井下石,秦恪被秦琬這麼一帶,理所當然地想歪了,臉色青一陣白一陣的,煞是好看。
穆皇后對庶子不好的傳言一直有,秦恪之所以被流放十年,也與穆皇后脫不了關係。在一般人的想象中,秦恪上位,可不就要對穆家打擊報復?把穆家折騰得慘不忍睹,把穆皇后的神主牌從太廟移開,這才能解心頭之恨啊!
憑心而論,穆家對秦恪的態度實在不好,在穆家看來,穆皇后給秦恪吃,給他穿,維持最普通的生活需要,已經仁至義盡了。壓著秦恪,不令他出頭,好把他給養廢,扶植一個與自己無冤無仇,也比較好控制的庶子上位,方是正當。
這等行為,放到尋常人家,傳出去,大家還要贊她一聲仁德,能容得下庶子,不令庶子淪為僕役,但這套規矩不能往皇家套啊!再說了,人活於世,難道是吃飽穿暖就能一切都好的麼?若真是這樣,人與牲畜又有什麼區別?
穆家雖沒明著針對秦恪,態度卻擺在那裡,秦琬對父親瞭解得不可謂不深,她明白,秦恪這是光顧著悲傷,還沒想到那麼遠。等他回過神來,穆家哪怕就剩下一個鄭國公府,那也是處處扎眼的存在。一個控制不住,他就可能對穆家動手,至不濟也是呵斥。就更不要說那些為了討好皇帝的人,踩穆家算什麼?寵妃幼子得勢的時候,他們連皇后太子都敢踩呢!
快意恩仇,固然通達,但帝國的主宰者不可以這樣幹。你可以綿裡藏針,細水長流,潤物無聲,卻不能對臣子這樣粗暴簡單,尤其這是你嫡母的孃家。故秦琬先點出這件事,果然不出她所料,秦恪的臉色幾度變換,最後只餘憤憤:“這幫子小人,我難道是這等心胸狹窄之人?”
秦恪雖然耳根子軟,但有個好處,就是固執,而且要面子,尤其在女兒面前。哪怕他對女兒言聽計從,但有些說出來的話,那是很難更改的。秦琬心頭大石落下,奉承道:“所以我才說,他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您富有天下,穆家縱是最鼎盛的時候,也是您的臣子,您會容不下?再說了,穆家雖有種種不法事,先帝卻懲處了大半,風氣為之一肅。之所以留下穆家嫡系,也是看在幾代鄭國公又都跟隨咱們秦氏皇族東征西討,戰功赫赫的份上。太祖、太宗看重鄭國公,才擇了穆家女為兒媳。若是順了這些小人之意,只怕會寒了功臣之心啊!”
別的不說,這些位於權利高階的家族,哪家沒些仗勢欺人的事情,沒幾個紈絝子弟呢?正兒八經的皇后,曾經的勳貴第一家族,只因為兒子沒當上皇帝,就要被新帝清算,傳出去像什麼樣?
秦恪深以為然,他不是不想追封自己的生母做皇后,可一旦追封了,按照朝廷的慣例,那必是父祖三代都要追封的,象徵性對方嫡支一個爵位,也是必須的。真要把身世一扒,他的面子裡子才真是掉得半點不剩。故他猶豫片刻,才道:“那咱們就不追封?”
“怎麼能不追封,這可是您的生母,我的嫡親祖母啊!”秦琬知秦恪的心意,怎麼可能攔著不讓他追封生母?只是怕有人為了討好他,令他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