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其反,你且回去吧。”
說完看了看自己身邊侍立的宮女,“好生送施醫官出去,別讓她白跑了這一趟。”
那宮女應了“是”,笑著上前對施清如做了個“請”的手勢,“奴婢送施醫官出去。”
施清如卻不就走,而是抬頭看著豫妃笑道:“臣觀娘娘氣色,斗膽問一句,娘娘可是帶下的毛病?總歸臣不來也已來了,娘娘要不就給臣一個機會,給您診完脈後,若您還信不過臣,再讓臣離開也不遲啊。”
豫妃年紀雖已三十好幾了,卻自來養尊處優,若是保養得宜,一眼望去該只有二十七八的樣子才對。
她卻臉色蠟黃,滿臉斑點,整個人都一副氣力不濟的樣子,連身上的妃位華服和頭上的九尾鳳釵都撐不起,可見被病痛折磨已是經年累月了,就不信她不想根治。
果然豫妃聞言後,臉上有了猶豫之色,“本宮這老毛病不是一日兩日了,你既是太醫院的人,要知道幾分也不是什麼難事,若說你只是憑本宮氣色就瞧出了所以然來,本宮是不信的……不過你說得也對,你既來都來了,本宮就讓你給診個脈,也無傷大雅,那你診吧。”
施清如忙應了“是”,上前欠身給豫妃診起脈來,反正都是女子,也不用隔帕子什麼的了。
凝神給豫妃診完脈後,施清如心裡越發有底了,笑道:“娘娘任脈損傷,帶脈失約,果然如臣所料。臣斗膽還想看看娘娘的舌頭和眼睛,還有十指,不知娘娘可否允准?”
豫妃沒想到施清如年紀雖小,竟真有幾分本分,她診脈的結果與田太醫的竟是一樣,而田太醫當了多年太醫,如何不知道貴人們的脈案,是不能隨便透露給旁人知曉的?
她方才說施清如既是太醫院的人,要知道幾分她的病症不是什麼難事,不過是故意而已。
當下遂點了頭:“可以。”
配合著施清如,讓她把自己的舌頭、眼睛和十指,都細細看了一遍,這些以往田太醫可都只是遠遠的看過一眼而已。
施清如細細給豫妃看完了,正色道:“回娘娘,您是任帶失養引起的血枯淤阻,因已持續多年,光靠吃藥治療調養,已只能治標不治本,還得臣為您扎幾次針,助您除溼排淤,再輔以湯藥治療,方有望痊癒。再就是,還得輔以外敷外洗的湯藥……若娘娘方便,能否讓臣也親眼看一看?才能更好的對症下藥。”
豫妃讓她說得微微紅了臉。
她自己的身體自己最清楚,除了每月來月事時疼痛不已,淋漓不盡,中途也要腹痛好幾次以外,還時常伴有灼痛、瘙癢、陰瘡、異味等,可這些連對著她貼身的宮人,她都不好意思說,何況太醫乎?
也虧得隆慶帝已經好幾年都沒傳召過她侍寢了,不然掃了皇上的興,她勢必早沒如今的體面了。
如今卻要她對一個十來歲的小姑娘說,還要讓她看……不過見施清如一臉的從容大方,半點扭捏難為情的樣子都沒有,想著在大夫眼裡,只怕就從來沒有什麼男女之分,在他們眼裡,這世上就只有兩種人——病人和常人,豫妃又覺得沒什麼可不好意思的了。
人小姑娘都沒有不好意思,她年紀都夠當她娘了,實在犯不著諱疾忌醫。
遂沉沉“嗯”了一聲,帶著施清如進了自己的寢殿去。
施清如給豫妃看過後,應證了自己的推測,又順勢給豫妃紮了針,待她不知不覺睡著後,方輕手輕腳去到外間,請宮女取來紙筆,給豫妃開起方子來。
如此忙碌到交午時,豫妃因昨晚痛得難以入眠,近乎一夜沒睡,還沒醒,施清如便收了針,又低聲交代了豫妃的宮女一些話後,才出了永和殿,趕回太醫院。
卻在穿過御花園時,聽得不遠處有人在驚呼:“太嚇人了——快去太醫院叫人——”
施清如聽得‘太醫院’三個字,估計是有人犯了疾病,就要過去。
隨行的小太監忙賠笑道:“大人,時辰不早了,要不我們還是先回去吧?這宮裡並不是什麼閒事都管得的……”
後宮的規矩是所有太醫去給妃嬪們問診時,都得帶一名藥童一名小太監隨行,施清如只是新晉的醫官,本來出診機會該很少的,但她大周第一名女醫官的名聲實在太響亮,以致出診的機會比好些太醫都多,可太醫院的藥童卻有限,江太醫便沒給她配藥童,只指了個小太監讓她每次出診時帶著。
施清如自然知道在宮裡想要活得長久,獨善其身是首要,可她是大夫,也做不到見死不救。
遂淡淡與那小太監道:“那你先回去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