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著姐姐以前的私下“教育”,心裡左右權衡起來:現在惹惱了爹,有娘護著他,他應該挨不了揍。但是,如果連姐姐一起惹惱就糟了。因為姐姐從來不在娘面前“教育”他,這頓揍怎麼都逃不了……怎麼辦?他是不是應該先乖乖認個錯什麼的?
張清皎雙眸微眯,將熊孩子的遲疑看進了眼裡,溫聲對張巒道:“爹爹,今天是元日,這麼喜慶的日子,哭鬧起來實在有些不像。便是要罰鶴哥兒,也不必動用家法。他已經啟蒙,在族學裡讀了一年書,不如讓他抄寫三字經罷。三字經裡好些友愛孝悌的故事,他多抄幾遍,多解幾遍,為人處世的道理也便學進去了。”這時候,孩子啟蒙大都用三字經、百家姓與千字文,張家族學也不例外。
張巒撫須思考,覺得女兒所言很有道理,不愧是他貼心的小棉襖。如果他一定要執行家法,金氏肯定不會答應。母子倆再這麼哭鬧下去,張家在鄰里之間就徹底抬不起頭來了。倒不如暫緩一步,用讀書人的法子來解決此事。
還沒等他點頭答應呢,金氏就拭著淚趕緊道:“還是皎姐兒的辦法好!教孩子怎麼能隨隨便便就請家法?倒不如讓他多抄寫幾遍字呢!!”她滿心覺得女兒是站在自己母子這一邊的,自然趕緊附和。否則如果張巒堅持要動家法教子,她還真攔不住,只能學那些市井人家一哭二鬧三上吊了。
張巒冷冷地哼了一聲,掃了她幾眼。以前他專心讀書,兩耳不聞窗外事,自然不知道金氏是怎麼寵溺兒子的。還當女兒這麼懂事,金氏也有教養的功勞,兒子應當也不會被教壞呢!如今才發現,女兒能教好,都是他啟蒙啟得好——要想教好兒子,也只能他親自上陣了。
這時候,周大已經將戒尺拿來了。張巒接過來,低頭看向小胖墩。
張鶴齡瞅著那竹板做的粗戒尺,又回憶起族學內的塾師用戒尺打其他人手心的場景,光是想想就覺得手掌暗暗發疼了。他心裡生了畏懼,忙認錯道:“爹,我……我知道錯了!以後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張巒知道他只是被戒尺嚇住了,並不是真心知錯。畢竟,那雙小眼睛還在滴溜溜地轉著呢,絲毫看不出真的懂事知錯的意思。於是,他便道:“今天是元日,暫且讓你好生過了這一天。從明天開始,每日都抄寫兩遍三字經,晚上到我書房裡來背誦解意!”學了整整一年,塾師怎麼都能把三字經囫圇著教了,後頭還有百家姓與千字文要學呢。啟蒙結束,再學詩經,而後又有四書並尚書、春秋、禮記、易經等等。想要讀書科舉晉身,可容不得半點怠慢。
張鶴齡愣了愣,他在族學裡只顧著玩了,哪裡聽過什麼三字經?連頭幾句都不記得,更不用說學寫字了。可是,他還能怎麼辦?戒尺還在父親手裡拿著呢,只能硬著頭皮應了。
張清皎見他初時愁眉苦臉,又過一會兒便全然忘了此事,纏著金氏說要去京城裡走走逛逛,心裡實在無奈。她私下不知教過這熊孩子多少遍道理了,可他就像金魚似的只有七秒鐘記憶。父親想教好他,恐怕也不容易。
不過,先給他一點震懾也罷,讓父親知道教養他不易也罷。總得將他的教育問題徹底揭開才好,否則藏著掖著只會越來越惡化。只有痛下決心,好好教他,漸漸斷絕金氏對他的影響,這棵長歪了的小樹苗才有掰正的可能。
第二天一早,張巒剛要提著張鶴齡去書房,金氏便讓丫鬟瑪瑙備好了筆墨紙硯:“書房裡還沒有生火盆呢。便是現在去生起火盆,你們父子倆待在書房,得多久才能暖起來?受了風寒怎麼辦?倒不如在正房裡看他寫字,我和皎姐兒都安安靜靜的,絕不擾他。”
“……”張清皎忽然覺得,金氏似乎把所有的智慧都用來縱容兒子以及維護兒子了。這一招聲東擊西,簡直是妙極了。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她是真關心父子倆的身體,而不是擔心張巒怒火再起,要動用家法教子的時候,她根本來不及攔呢。
張巒盯著金氏看了看,想著今天也不過是正月初二,不好再鬧起來,便遂了她的意。
誰知道,等張鶴齡對著那本攤開的三字經,一把抓起筆,歪歪扭扭地開始寫字的時候,張巒一看他這架勢便徹底怒了:“筆是這麼用的?!你這寫的是什麼?!是寫字還是塗塗抹抹?!連‘人之初’這三個字你都根本不認得!!這一年你在學堂裡究竟學了些什麼?!”
金氏趕緊起身要去攔,張清皎卻正好帶著丫鬟平沙、水雲去檢視情況,將她擋住了。等金氏費了些功夫撥開丫鬟和女兒撲過去的時候,張巒已經抓住張鶴齡放在膝頭,高高揚起手,噼裡啪啦地打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