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日後有機會,我會去探望你。”朱厚照轉了轉眼珠子; “隆慶州就在京師西北,快馬加鞭不過兩三個時辰就到了。就算是坐馬車慢行,也不過一日左右的功夫。轉一圈就回京; 也費不了多少時候。”
王守仁眉頭微皺:“隆慶州畢竟危險,可別貿然行事。”
“我知道啦,一定不會偷偷跑出京的。既然要出遠門,肯定得讓爹孃知道啊。”朱厚照道。旁邊的朱厚熙聽了,趕緊踮起腳尖:“我也去!我也去!”他還沒去過別的地方呢,怎麼也得跟著太子哥哥去見見世面啊。
“行,你也一起去。”朱厚照滿口答應了,渾然不覺楊慎正微微皺著眉打量著他們堂兄弟倆。楊慎並不傻,相反,他的腦袋絕對是難得一見的聰慧。只是從前他太相信自家朋友,所以從來不多想而已。可今日所見的種種細節,讓他不由得對朋友的身份產生了懷疑——
為甚麼王兄不受朱壽的禮,反倒給他還禮?明明朱壽叫他“小王先生”,本來就應該執弟子禮才是。就算平日裡再親近,師徒間規矩並不嚴整,這種場合也根本不需要回避啊。等等,他怎麼會忽略,朱壽還叫王學士“大王先生”?仔細想想,這種稱呼顯然不單是敬稱,而是王學士確實同樣是他的先生。
不僅如此,他依稀還想起來,朱壽曾提到李閣老與謝閣老,也是叫“西涯先生”與“木齋先生”。話裡行間頗有些親近之意,也並不僅僅是敬稱。甚麼樣的人能拜好幾位先生為師?而且個個都是翰林院的大才?
王兄的弟弟們一見著他們就格外拘束,還特意朝著他們行禮。他本以為是因為彼此有些生疏,王家又是禮儀周到的官宦世家的緣故。可除了李兄之外,他們倆的年紀都比王家人小,都算是晚輩。哪有年長者主動給年幼者行禮的道理?除非,除非……
楊慎的目光落在了朱厚熙身上。他見過朱壽的妹妹和弟弟好幾次,卻是頭一回見到他的堂弟。這孩子與朱壽如此親近,怎麼平時不見他帶著堂弟出來頑耍?偏偏在宗室進京之後,這孩子就出現了。
朱厚照自是不知楊慎已經心有疑慮,爽朗地笑著與王守仁告別,還給他送了一張好弓作為臨別禮物。王守仁並沒有推辭,轉而又與李兆先提起了書法課之事。是的,李兆先將接替他成為太子殿下的書法老師。雖然他對兵法策略不感興趣,但一位單純的書法老師為甚麼要懂兵法呢?
楊慎忍下心中的疑惑,看似平心靜氣地和王守仁道別,也送了筆墨紙硯作為禮物。不多時,王守仁便向眾人拱手告辭了。風雪太大,他若不快些啟程,恐怕就很難趕在今晚進入隆慶州的州城。所有人都目送著那輛猶如獨行於天地之間的清油馬車,心底的思緒自是各不相同,難以言明。
回城的時候,朱厚照特意喚上王家兄弟作伴,有心想與他們親近些。只可惜王家兄弟知道他的身份,難免束手束腳的,彼此間說話都透著尷尬。朱厚照無法,只得藉口帶著朱厚熙去番邦鋪子裡瞧新鮮,先行離開了。
他的馬車剛往前行了數步,楊慎便依稀聽見裡頭傳來孩子的聲音:“太子哥哥,快點兒,快點兒。我都答應爹孃和妹妹了,要給他們捎禮物!回頭也給你挑幾份帶回去呀!”
呵呵,該說果然如此嗎?耳朵靈真是好啊。
楊慎眯起眼,就見前頭馬車的窗簾微微一動,露出了朱厚照那張滿是心虛的臉:“楊大哥,你也一起去嘛?聽說那個鋪子裡最近剛到了些新鮮玩意兒。”
“前些日子我已經去過了,就不陪你們湊熱鬧了。你出門一趟不容易,帶著堂弟去罷。”說著,楊家小少年就放下了馬車簾子。楊家的馬車伕吆喝一聲,趕著馬就這麼離開了。旁邊的李兆先瞥了瞥心虛不已的太子殿下,佯裝甚麼都沒發現,也找了個理由走了。王家的馬車自然更不會在原地逗留,也趕忙告罪回家去了。
朱厚照放下窗簾,在朱厚熙的肥臉蛋上捏了捏。是他的錯覺嗎?總覺得有種不祥的預感。都怪熙哥兒,他不過是忘了叮囑他在別人面前別喚他“太子哥哥”,他一時嘴快就這麼叫出了聲。幸好聲音不大,希望楊大哥甚麼也沒有聽見。
************
“你是說,楊家的哥兒不理你了?”張清皎低頭看著滿臉鬱悶地在榻上滾來滾去的朱厚照,似笑非笑地勾起唇角,“早就告訴過你,不應該欺瞞人家。就算一時欺瞞,也得早些承認自己的錯誤。我說的你偏不聽,左找藉口右找藉口,拖了整整一年。結果可好,人家發現真相了,自然覺得你不是誠心與他交朋友。”
“我……我是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