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眉來。加帝諡,是原配嫡後才能享有的身後待遇。繼後可以上諡號為皇后,卻不能加帝諡。母以子貴的聖母皇太后就更不必說了,既然生前從未被封為皇后,死後怎麼可能諡皇后,還上帝諡?
周太皇太后臨終前的要求簡直是不講道理。孝莊錢皇后才是英廟的原配嫡妻,她在英廟時期不過是貴妃而已——臨終的時候她要求給自己上原配嫡妻的待遇,便無異於讓孫子給祖父換個嫡妻了。朱祐樘要是真這麼做了,地底下的英廟認麼?他都去世那麼多年了,突然多出個嫡妻來,他同意麼?!皇室的玉牒呢?當初周貴妃的身份記得清清楚楚,難不成還能都改了,讓先帝這一脈從庶長子變成嫡長子?
她其實很明白,周太皇太后就是不甘心,覺得自己理應是最終的勝利者,絕不能容忍在地底下矮孝莊錢皇后一頭。可這也並不意味著她能就這麼篡改事實啊。眾目睽睽之下,無論使任何手段,其實都是掩耳盜鈴之舉。是她的終歸是她的,不是她的終歸不是她的。這麼多年過去了,享盡了榮華富貴的她怎麼始終都沒能想通呢?
“我不能替祖母開這樣的先例,不然日後的禮法就徹底亂了。”朱祐樘搖搖首道,“但我也希望她能稍稍遂願。否則,她大約會對我極其失望,我心裡也有些愧疚。”
張清皎略作思索:“所以,你打算讓祖母用繼後的禮法?”
“嫡庶有別,也不能都用繼後的禮法。”朱祐樘道,“可以追諡皇后,不加帝諡;也可與皇帝合葬,但不祔廟,在奉慈殿祭祀即可。”如此,皇帝生母與繼後的區別只有祔廟與否,繼後與原配嫡後的區別仍然是加帝諡與否。他算是為周太皇太后掙得了追諡皇后的待遇,但其他的卻恕他無能為力了。
“……”張清皎想了想,“母親呢?”她所說的母親,自然是紀太后。
“母親也追諡皇后罷,雖然她可能並不在意這種身後虛名,也不介意究竟是祔葬還是合葬。”朱祐樘輕嘆道,想起王太后與吳廢后,“吳娘娘當初被廢,算不上是原配嫡妻,父皇的嫡妻應當是母后。不過,母后大概更不在乎是不是加帝諡。”
張清皎也無奈道:“之所以會在乎身後虛名,無非是因為在乎那個良人罷了。”換而言之,王太后與吳廢后甚麼都不在意,自然是因為對先帝毫無感情。她相信,如果能夠選擇,王太后指不定都不想與先帝合葬。
第二日,朱祐樘便將自己的意思透給了禮部,還委婉地將周太皇太后的原意告訴禮部尚書,表示他這位晚輩對於長輩的心願也有些為難——作為孫兒不能不孝順祖母,但周太皇太后是他的祖母,孝莊錢皇后也是他的嫡祖母,他簡直是左右為難啊。
禮部尚書親歷過當年之事,心有慼慼焉地找上了內閣。劉健、李東陽、謝遷等人仔細探討一番,覺得周太皇太后有這樣的要求他們其實一點也不意外。當年她就為孝莊錢皇后的葬儀鬧過事,對自己的葬儀還會鬆口嗎?幸而皇帝陛下雖然孝順,卻也是懂得道理的,不然若是像先帝那樣只知生母不知嫡母,他們便只能再一次哭跪文華門了。
既然皇帝陛下已經心累得妥協了,他們又何妨退後一步?不就是皇帝生母追諡皇后麼?人之常情,他們能夠理解。而且僅僅是追諡,不加帝諡,也不祔廟,出不了甚麼亂子。他們便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這麼囫圇著同意了罷。
於是,禮部最後給周太皇太后擬定的諡號是“孝肅貞順康懿光烈輔天承聖皇后”。紀太后的諡號也隨之變化,稱為“孝穆慈慧恭恪莊僖崇天承聖皇后”。對此,王太后沒有任何異議。她知道此事是因周太皇太后而起,並不是朱祐樘的本意。而且,就算是朱祐樘的本意,她其實也不在乎紀太后究竟是追諡皇后還是皇太后。
************
就在周太皇太后大喪期間,宮中無聲無息地少了些人。有些宮人以在喪期間違禁為由,直接被東廠帶走了;也有些宮人以簡簡單單的失禮為由,從宮中貶斥到了南宮或者萬歲山。所有背景有疑點的人,都遠離了內廷與外廷。
儘管張清皎事先便知道,宮裡可能留下不少漏網之魚,卻沒料到仍有這麼多不明身份的人潛藏在宮中。尤其是仁壽宮,當年因顧忌周太皇太后之故,她從來沒有動過仁壽宮裡的人。正因如此,仁壽宮裡很是藏了些不知底細的人物。如今周太皇太后新喪,她也不好大動干戈,只能將一些人送給了重慶大長公主與崇王,方便他們睹人思人,另一些則暫時圈起來。
等到沒有人注意的時候,她會將這群稍有問題的人統統都放到外頭去自力更生,補充工坊與店鋪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