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部分(1 / 4)

小說:皇后起居注 作者:白寒

麼稅田這麼多,納的糧食卻與兩萬萬畝皇莊相差沒有多少?”

“因為這些稅田不止栽種糧食,還會栽種棉花、草料等物,這些也都可作為田賦。也有些地方以絲絹或者錢帛代替田賦。”張鶴齡淡淡地道,“當然,最為關鍵的問題是,這些稅田的畝產絕大多數都難以達到每年三石。北直隸上等田可達三石,江南魚米之鄉上等田可達五六石。但上等田畢竟是少數,更多的是中等田和下等田。而且,每年水災旱災時有發生,許多地方顆粒無收,自然不能收田賦。”

“那為甚麼皇莊平均的畝產有三石?”朱厚照問,“皇莊也有中等田和下等田,也會遇到水災和旱災呀。”

“因為玉米耐旱,畝產高,而且姐姐特地吩咐過內管事須得注意修造儲水池與引水渠,盡力防範水災旱災之害。”張鶴齡道,“日後皇莊不僅會引入玉米,還會引入更多高產的糧種,侍弄田地的法子也會比尋常農家更妥帖些。所以,我相信皇莊的平均畝產至少與北直隸上等田無異。”

朱厚照仔細想了想,覺得大舅舅說得也有道理。娘曾經說過,皇莊是日後皇家產業的基石,她費了不少心思,定然會經營得不錯。如果真的能繳納這麼多糧稅,怪不得徐首輔要趕緊答應下來呢。只靠著皇莊的田賦,國庫肯定就能塞得滿滿的啦!

不過……他還是覺得自家有點吃虧……

雖說爹曾說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國朝的每一片土地每一個人都是屬於他們家的,可他知道那都是虛話。因為內庫和國庫是分開的,他們家只能從內庫中取用錢糧,不能從國庫中取用任何東西。當然,他也明白,國庫裡所有的東西都該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可是也難免覺得,收皇莊的田賦,便等同於內庫直接貼補國庫。

太子殿下是怎麼想的,戶部尚書周經並不知曉,目前也沒有興趣知曉。連七八歲的孩童都能算出的賬,他這位戶部尚書自然不需撥算盤就能大致估算出數字來。這一估算,周尚書頓時精神了許多,連走路都能帶起風來。他平時不苟言笑,如今卻是見人都帶著笑臉,讓戶部上下人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驚嚇。

因著心情太好,周尚書便特意在早朝的時候,奏請當堂稱量從各承宣布政使司送來的玉米。結果自是格外喜人,畢竟戶部下令各州府試種,他們自然派了最有經驗的老農好生照料。就連最貧瘠的邊疆之地下等田,畝產也將近一石,比得上他們那兒中等田的畝產了。

稍通農事的眾臣無不震驚,此時再聽這些州府在奏摺裡強烈要求推廣這種新糧種,誰都不覺得意外。朱祐樘自然頷首准許,並特意下旨,從皇莊中勻出玉米種子,給這些已經試種的州府種植。各州府須得均衡稻、麥與玉米輪種,若想提高種植之法,可派人前往京郊皇莊跟著學習等等。

內閣與六部尚書知機地大讚了一番皇莊的“貢獻”,讓原本還想攢著勁兒彈劾王獻與皇莊的言官們一時間啞口無言。雖然他們自詡性子直,絕不會為權貴折腰,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都看不懂朝廷的風向。所有掌握實權的大佬都支援皇莊,他們沒有絲毫證據就反對,這不是和自己過不去麼?還是等南京的證據發過來再說話罷。

作者有話要說: 引用的田賦資料來自孝宗實錄

畝產真的太重要了,玉米等同於讓上等田翻了幾倍,所以稅賦就算低,總量也會上去噠~

等紅薯與土豆來了,呵呵——那就是開掛

第447章 奉母就藩

孰知; 從南京千里迢迢送來的“證據”卻並非是對御馬監掌印太監王獻與皇莊的指控; 反倒是證實了數名出身南直隸的南京六部官員家族隱匿數千頃良田的真相。南京戶部尚書上摺子自陳以往的疏失; 同時也褒獎了王獻與皇莊在獲取證據的過程中所做出的貢獻。

很明顯,南京戶部尚書沒有被那些隱田的官員所打動,而是選擇為了自己的仕途著想支援王獻,或者說王獻背後的皇帝陛下與皇后娘娘。由南京戶部所收集的各種證據自然樣樣齊全; 皇莊合理擴張的魚鱗圖冊與銀貨兩訖的契約也在其中。

這讓言官們無不目瞪口呆,不少人連彈劾的摺子都已經擬好了; 就等著呈上去呢; 誰知道事情真相竟然會發生這樣的逆轉?於是; 他們索性捋起袖子將摺子改了; 彈劾的物件變成了那些知法犯法的官員家族——

隱田就算了; 還聯合起來想坑別人?連皇莊都敢無緣無故地坑,連御馬監掌印太監都敢坑,那些無權無勢的人豈不是都會被他們活生生地坑死?是不是以為在南京六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