齡居然做過那般唐突的事。即使張清皎與張鶴齡都已經教訓過他了,他這當爹的也不介意讓他的印象更深刻些。
此事商議完後,已是時近黃昏,張家人便告退離開了。張清皎繼續聽著戴義撫琴,心裡盤算著什麼時候讓張鶴齡與王筠光明正大地見面比較合適。這時候,朱祐樘回來了,陪著她聽了一會兒琴,笑道:“竹樓先生的琴藝真是越發精進了。”
“每日撫琴不輟,唯手熟爾。”戴義答道,“只是不知,小皇子究竟喜不喜歡聽琴。”
“自然是喜歡的。”張清皎笑道,“每當聽琴的時候,他便難得會安靜些。”對於她而言,聽琴亦是一種胎教。一則可讓孩子接受音樂的薰陶;二則她聽琴的時候情緒舒緩,很是放鬆,亦能安撫腹中的孩兒。
“方才我過來時,正好遇見了岳父與鶴哥兒、延哥兒。你難得將他們留下聊天,難不成是發生了甚麼事?”朱祐樘問道。
“今日嘉善姑母有意與我們家結親,親自來問我了。我覺得筠姐兒是個好孩子,若能將她留作弟媳婦,心裡怎麼都覺得歡喜。所以,我便趕緊將爹爹和鶴哥兒喚過來商議此事。”說到這裡,張清皎一嘆,“仔細想想,筠姐兒若是配了鶴哥兒,倒是鶴哥兒高攀了。”
朱祐樘眉頭輕輕一挑:“分明是門當戶對,如何能算是高攀?嘉善姑母之女,是皇親,你的弟弟,是國戚,並沒有孰高孰低之分。畢竟,筠姐兒並非郡主,沒有封號,不過是身份上貴重些而已。以鶴哥兒的人品性情,正是佳配。”
聞言,張清皎輕嗔道:“你這當表兄的未免也太偏幫著鶴哥兒了,對筠姐兒不公平。”無論從誰來說,大長公主之女在身份上都是足夠貴重的,雖無郡主之名,卻也與郡主沒甚麼分別了。而張家不過是驟然富貴的外戚,目前尚無爵位在身,門第與身份確實相差不少。而且從兩個孩子的品性來說,都是好孩子,並無孰高孰低之分。
“筠姐兒不是有你這位表嫂護著麼?我這當姐夫的,也只有護著鶴哥兒些了。”朱祐樘彎起唇角,輕輕地笑出聲來。
作者有話要說: 陛下現在整個心都是偏的~
愛屋及烏,對張家也是極好了
需要說明的是,歷史上張鶴齡之妻就是嘉善大長公主之女王氏
話說回來,歷史上張家封伯又封侯,應該是因為這個原因,嘉善大長公主才願意把女兒嫁入張家吧
可惜這王姑娘面對的是個大號熊孩子……
第252章 雙雙見面
第二日; 仁和長公主等人照常前來議事時; 張清皎便察覺王筠的神態略有些不自然。嘉善大長公主顯然是已經告訴自家女兒看中了誰; 小姑娘見到她的時候難免帶著幾分羞澀之意,時不時地便出會兒神。
稀奇的是,周真亦是同樣心事重重。她性情活躍,平日裡話語不斷; 時常妙語連珠。可今日卻難得沉默了許多,眼角眉梢帶著的不是喜意; 而是擔憂與不安。也不知她想到了甚麼; 還會蹙起眉頭來。
仁和長公主自是不知昨天究竟發生了什麼; 見兩人都有些神思不屬; 便頑笑道:“你們倆這是怎麼了?昨日宴席上明明還好好的; 難不成是回去之後發生了甚麼事不成?還是你們昨夜齊齊地輾轉反側,都沒有睡好?”
王筠怔了怔,點頭低聲道:“確實沒睡好……”
“我哪裡還能睡得著呢!”周真愁眉苦臉地道; 已是快言快語地將昨夜重慶大長公主與她說的話複述了一遍,“我娘昨兒晚上忽然說,她看中了太后娘娘的侄孫王鏈,覺得他無論人品或者性情都極為出眾。她還問我覺得如何——可我能覺得如何呢?我們家與王家素無來往,我從來沒見過他,連他長什麼模樣都不知道!”
仁和長公主有些驚訝:“重慶姑母真這麼說?可我記得; 王鏈應該不是瑞安伯的孫子啊。”換而言之,王鏈家是沒有爵位在身的,這也就意味著靠著外戚所得來的官職很難一代又一代傳下去。對於周真這位公主之女而言; 這應當算是低嫁了,畢竟外戚的名聲比普通勳貴人家還差一籌呢。
“瑞安伯的親孫並沒有適齡的少年郎。”張清皎思忖片刻,“年長些的都已經成婚,年幼的不過七八歲而已。母后的侄孫當中,也只有王鏈的年紀最合適了。而且,聽說他亦是其中最為出眾的。”
周真眨了眨眼,攥了攥手中的帕子:“娘娘可見過他?”
“自是見過的。”張清皎不著痕跡地瞥了瞥王筠,笑道,“他們兄弟倆與我兩個弟弟交情甚是不錯,偶爾也會隨著過來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