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知李紋李綺的難處,自是一口應下,且往各處送了帖子,道是賞菊。
如今已是十月,本自寒意漸起之時,若是旁人,亦或是小事,寶玉等人多半推拒了。然而既是黛玉相邀,又風聞與李紋有些緣故在,眾人便都應下。又有湘雲,本自要回去,聞說有這樣的事,她特特去信延了幾日,決意必要去瞧一瞧:“都是姐妹一般相處,於今既有這樣的事兒,我怎麼也要走一趟,雖不能為,到底也略略盡一盡心意。”
李嬸孃母女三人聞說,皆是心中一暖:這賈府上下人等,還是這些女孩兒最是知心知情,體貼人心。須知道,現今下帖子,若只她們母女過去,總有幾分沒臉,若是一家子親眷姐妹皆過去,不過做客,便也不顯什麼了。
果然,黛玉設宴賞菊,眾姐妹一番嬉笑頑樂之時,嚴氏便做不速之客的模樣兒,特特登門來。她那堂兄嚴轍之自有顧茂、賈寶玉照應,她與嬸孃羅夫人則入了院子,只說見面兒,日後也好往來走動。
黛玉自然含笑引見。
那羅夫人眼見這一干女孩兒,各個生得品貌出眾,風姿各異,心內就有幾分歡喜。後又細細打量李紋,且與李嬸孃說話,皆十分投合,她便越發歡喜,倒真個有七八分那準的心思。
李嬸孃原是世情上歷練過的,自然瞧出八分來,心裡倒也願意:這羅夫人言談舉動皆有章法,言語裡也透著歡喜,竟有幾分準數了。若那嚴家兒郎真個好,自己就做準了這一樁婚事,必是妥當。
雖兩廂情願,然而都是大家子,外頭卻不願顯得太多。羅夫人便打頭兒轉開話題,因讚道:“令愛品貌出眾不說,連著這麼些親眷女孩兒,也都各個出眾,當真難得。素日都說江南鍾靈毓秀,最宜女兒。現今瞧著到底不如京中首善之地,最得天下靈秀之氣。”
李嬸孃自是謙遜兩句,又道:“京中固然是首善之地,然而江南鍾靈毓秀,卻也不假。不說旁的,就是她們姐妹,多半兒也是江南人士呢。”說著,她便將黛玉、寶釵的籍貫道明,又言:“真個說來,就是另外的賈家姑娘,原論說籍貫也是金陵。只自幼在京中長大,倒也罷了。”
這一干女孩兒之中,黛玉風流超逸,寶釵瑩潤端雅,最是出眾。羅夫人不免點頭稱善,忽而見著跟在寶釵身後的香菱,不覺一怔,細細打量了半日,猶自怔忪:這女孩兒怎這般面善?
正自瞧著,那邊兒李嬸孃見她注目良久,又瞧得是香菱,便只說是詫異香菱已是婦人妝容,就略略咳嗽一聲,提了兩三句話。羅夫人聞說香菱本自薛寶釵之兄的通房妾室,現今又做了妹妹的丫鬟,不覺皺了皺眉頭,口裡卻還道:“這麼個好模樣兒,偏是苦命,日後也不知是個什麼前程。”
李嬸孃原與香菱處過幾回的,也不免嗟嘆:“可不是,這是個好的,偏那邊兒大婦容不下,倒可惜了。我瞧著薛家也不是那等不知禮的,想來於今不過嘴裡過一過,緩個一年半載,哪兒真能做了姑娘的丫鬟。”說著,她不免略略提兩句,不過是怕羅夫人將及自家禮數,倒壞了婚事。
不想,那羅夫人聽說是揚州人氏,又曾隨黛玉學詩,倒越發留心在意。待得回去,她便喚來嚴氏,先自是商議嚴轍之娶婦一件事,兩廂皆是滿意,只待再細細打探,再無不妥之處,便要做定婚事。就是嚴轍之,也並無旁話。
嚴氏滿臉含笑:“若真個成了,嬸孃並阿兄可要好好謝我這居中做媒的呢。”羅夫人擔憂幼子婚事多年,如今有了眉目,自然歡喜,聽得這話自點頭稱是:“這是自然,若不是你這做妹妹的留心,他哪兒能娶婦?原是分所應當的。”
說罷這一件,羅夫人猶豫片刻,還是提了香菱之事:“只現還有一件,我倒不知如何開口——你瞧著那薛大姑娘身邊的丫鬟如何?”嚴氏一聽這話,便想起頭前的種種,當即問道:“難道嬸孃瞧著那個香菱也十分面善?舊歲我見著她,便覺不知哪兒見過,倒有幾分緣分似的,很是親近。只那是人家屋子裡的,且薛家又素無往來,連話兒也不好張口。後頭與林夫人說話,倒也聽過兩句,只沒頭沒尾的,不好細問。”
羅夫人也是吃了一驚,因道:“雖那也是揚州人氏,可你出閣前自在深閨,並不見外頭的雜人。出嫁後又隨女婿北上科考,也沒處見人……難道那是我們家出來的人?可這麼些年,我們家除卻姑太太那一處,並無打發出去的人家。縱有幾個或出嫁或攆走一類的,也沒得你我都面善的道理。”
由此想了半日,兩人卻都不知從何尋去,當即只得作罷。又各自回去,嚴氏因頭前經過幾回,略略思量便也作罷,連著李舉人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