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勢力就會面臨全盤暴露的威脅。
不過李清也不可能為了低調就讓咸宜隨便找個人嫁了,這個光祿大夫的地位不高不低,倒是挺合適,就是不知道周元傑這個人怎麼樣。
—————————————————————————————————————————
所以最後的最後,李清手下的小軍子就有了新任務,——打探周元傑的家室為人。話說這幾年小軍子憑藉著自己的那股靈巧勁越來越受到李清的重視,包攬了大部分的打探任務不說,還成了李清某些非正式場合的傳話筒,是越來越有向靠攏高力士的趨勢了。
—————————————————————————————————————————
今年的春闈剛過去,周元傑這枚剛出爐的新鮮探花郎人氣還沒散呢!這幾個月光祿大夫周家的門就沒斷過人,不是有同屆考取進士的學子上門拜訪,就是親朋好友過來慶賀,當然也有不少媒婆上門提親。
可是周夫人眼光高,挑了這麼久就是每個合適的。這位周夫人說起來還是一位縣主的孫女兒呢!怎麼說也是和皇室有點血緣關係,所以給自己最看重的嫡長子挑媳婦自然是又要看對方家室,又要挑姑娘自身條件了!
弄到最後不是嫌棄人家家室不夠,就是嫌棄人家才華不顯,再來還要看看姑娘長得端不端正,結果真正符合她條件的是一個都沒有。要知道在長安比光祿大夫官位高的大有人在,真要有周夫人看好的女子,也不會輪到你周家來挑啊!
不過雖然親孃如此奇葩,周元傑本人還是很可以的。小軍子在長安城中悄悄打聽了些許時日,又領著李清逮著個機會在街上親眼看過這位周公子。最後得出來的結果,都顯示周元傑為人穩重的很,長得也不錯。
不過知人知面不知心,李清還是決定找個機會親自“面試”了這位公子。
小軍子打聽到周夫人每月十一都回去城郊萬安寺添些香油錢,周元傑十次有八次會陪著母親同去。所以李清就準備在那天與他們來個“巧遇”。
到了十一那天,周夫人早早就坐馬車去了萬安寺,周元傑自然跟隨。一行人馬輕車熟路地進了山門,早就有萬安寺的僧人在門口迎他們。
進寺後,照例是周元傑陪著母親行完上香、叩首、添香油的一整套行程,等到周夫人去道客僧那裡解籤,周元傑才帶著小書童獨自去了萬安寺後山的竹園。
周元傑沒想到自己剛進竹園便看到有人在此處煮茶歇息,他正準備離開,卻被在那裡煮茶的小公子叫住了:“相逢便是有緣,兄臺若是不嫌棄,不如嚐嚐小弟煮的茶吧。”
周元傑也沒其他去處,只能應下邀請:“多謝公子抬愛,在下叨擾了。”
等走進,周元傑才認出來那裡的小公子分明就是十八殿下李清,忙在行了一個禮:“不知是皇子殿下在此,小生失禮了!”李清本來就是在等他,自然沒有怪罪之理,喚他起身:“不用多禮了,你並沒有失禮於我。”說著遞給他一小杯茶:“本殿下剛煮的茶,你評評。”
周元傑小心接過茶,一抿,只覺得茶中有種怪味,倒不是難喝,只是茶水變得更加辛辣。他再一看,才發現茶杯裡的茶看著並不是純粹的綠色:“恕小生無知,不知殿下這茶里加了什麼,嚐起來味道好似不是尋常的茶味。”
李清笑眯眯的看著周元傑:“你這人可別亂說,這明明是普通的茶,能用有什麼怪味?難不成你是在說本殿下捉弄你?”周元傑看著李清帶著狡猾的笑眼,感覺自己都開始流汗了,感情這小殿下是沒是涮著自己玩罷!只能艱難的開口:“想不是殿下的茶葉不同凡響,所以泡出來的味道才會與眾不同。原諒小生跟不上殿下的品味,不能瞭解這種茶的好處。”
李清聽到這兒,直覺的這個人十分有趣,這話裡倒是堅持他自己的觀點認為茶有異味,但也沒有說死是自己捉弄他。有意思,看來這個人倒不像當年的那個木愣子李碩,不知變通。
李清也沒再糾結茶的話題,反而突然說:“本殿下記得你如今已經是個探花了,怎麼還自稱是小生啊?”周元傑經過剛才一次交鋒,更加不敢小看這個才十二歲的少年了,恭敬的回答:“小生雖然已經考取了功名,可是至今還沒有入朝領官職,所以在殿下面前自稱小生並沒有錯。”
李清又遞給了他一杯茶(周元傑:能不能不接啊!親~),說:“本殿下倒不記得今年出了這樣謙遜的一位探花,像周公子這樣少年得志的英才很是不該如此小心才對,難道是公子你還在提防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