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4 / 4)

小說:科舉出仕(士) 作者:世紀史詩

模樣。如此,黎池他們竟然都沒第一時間去看榜。

……

與黎池他們‘淡定豁達‘的狀態不同,貢院前的大街上人頭攢動,已經擠滿了看榜的人群。

時間一到,鼓響三聲。

鄉試結束放考生出來後就再次緊閉的貢院大門,在第五天的中午再次被開啟。

英姿勃發、朗朗如一輪明日的儉王,手捧大紅卷軸榜單,當先走出貢院。

正副兩位主考官即梅翰林和林學士,一人手捧一卷張貼著榜上之人答卷的大幅卷軸,緊跟在後。

在士兵的護衛開道之下,儉王親手將榜單掛上了公示欄。

卷軸自然地‘唰啦‘垂下展開時,看榜人群中,立即瀰漫開來一股迫切卻又害怕的氣氛……

既想得知結果,卻又害怕結果不如人意。

另一邊,梅翰林和林學士也在士兵的幫助下,將張貼了答卷的卷軸掛上公示欄。

“本王在此恭賀榜上學子喜登秋闈鄉榜,但也望諸位不忘繼續奮進,期待諸位有朝一日成為國之棟樑。

又或有急流勇退、就此選擇為官者,本王也望此中諸位:若為官必為國亦為民,成為國之基石、民之庇佑。”

這鄉榜上的人都已是舉人,可以選官做官了。有選擇繼續參加會試殿試,爭取考取進士的,也有自知資質有限或現實所累,選擇放棄考試而直接為官的。

儉王這話顧及到了兩者,可說是既高遠也不缺務實。

“而此次稍有欠缺而致落榜的諸位學子,也不必自卑自棄。諸位可潛心苦學三年之後捲土再來,若是現實所限無法再來一次的,也莫要讓你們的學識埋沒浪費了,或用以興家旺業,或為民開智,都要去做利國利民的好事。”

此次榜上無名的考生依舊還是秀才,有的會選擇繼續再考,也有的就此止步了。

但即使選擇不再科考的秀才,儉王作為高高在上的王爺也沒有看不起他們,而是鼓勵他們學有所用,或為家、或為民,總之去做利國利民的事。

儉王這兩番話,榜上、榜下學子都提及到了,且對他們都有期許、沒忽略掉鄉試中的〃失敗者〃,這兩段話可謂滴水不漏,很好地體現出了他仁善愛民的品格。

在場考生、陪考的和看熱鬧的,雖觸動他們心扉的點各有不同,但卻都因儉王這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