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意料的是在這個店裡分開開了十幾個小攤位,每個攤位不大隻夠兩個人忙活。每家的格局又相同,前頭是招待後頭是廚房。
二郎倒是很奇怪妻子這是有打算做什麼,董小漫笑道:“外頭的種類不少吧,又不能每家都吃完。咱們呢就開一個小店,每樣東西價格便宜量又少。這樣的話大家來吃的種類就多了,想吃麵的吃麵想吃餃子的吃餃子想吃餅的吃餅。
其實董小漫是根據前世商場頂層啦地下啦各種快餐來的靈感,樓上擺上桌子板凳給顧客用。樓下全部都用來當店鋪用,各種各樣的小吃雲集。量少又不貴,你拿了東西給你盤子你自己上樓找位置坐。店小二的是沒有的,只有負責收拾碗筷擦桌子的婆子。
剛開始別說二郎了,就是小虎小剛這些董小漫絕對擁護者們都覺得不可思議。這樣的想法太不合實際了,根本就沒有人幹過。
董小漫是誰,她可是來自於後世的人見過的多了。雖然攤位租金比較低,可是還是有很多人覺得不如在外面擺攤合適,董小漫沒有辦法只得自己來。僱了好些個婦女,上工時間特別短。每天巳時上工,酉時下工。中間還管一頓午飯,根本就不耽誤任何事兒。
婦女們每天都是卯時起床做飯收拾家裡,巳時這個時候平時就是在串門子閒聊而已。男人若是在工上吃飯,家裡不過就是老人孩子一口飯的活兒。
有了這個工作就不一樣了,巳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