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這點沾親帶故,李家想趁機沾點隸王的特權,在燕都裡生存下來是有可能的了。
想到這兒,這個李家到了這裡來,並且在最恰當的時機出現,為李敏撐腰,不僅是合情合理的事,而且,為了自身的生存和利益,李家不得和這群敢說李敏不是李家女兒的人拼了。
李老太太走到了朱隸面前,帶著老大媳婦與老三媳婦馬氏,衝朱隸福了個身,道:“老婦參見王爺。”
“起身吧。”朱隸自然也是客氣,伸手扶了老太太一把。
李老太太渾身一個激靈,那是看得出對於朱隸對她的這一扶代表的深刻含義。現在,隸王給了她面子,她要是不抓住,真是太虧了。
精神抖擻起來的李老太太,鬥志昂揚地抬起了腦袋,目光咄咄地直射向拿著李瑩親筆簽名的朱承敏。
朱承敏明顯感覺到這個老太婆不是普通人,不自禁地張口問:“這位是——”
“你拿著的那張紙,書寫的人,是老婦的孫女。”李老太太說。
全場震驚。廣場內瞬刻颳起的騷動,宛如再來一陣回捲的颶風。那些剛才正抓住機會意圖翻身的人,現在因為這陣刮回來的颶風,冒出了大汗。
是誰都知道,李老太太如今站在了朱隸身邊,怎麼可能是來幫他們的。
“你,你是——李家人?!”不用說,朱承敏此時此刻的口氣,好像被條繩子勒住了脖子一樣幾乎是尖叫了出來。
太奇怪了,不是說,李大同是皇帝的人嗎?李瑩都寫了這樣的一封親筆公告了。怎麼,李家人自己鬧矛盾了?李家人,不是一個個都討厭李敏這個病癆鬼嗎?更怪的是李老太太了。李大同是自己兒子吧。李敏如果李瑩說的是事實的話,根本都算不上李老太太的孫女了。怎麼,李老太太不幫親幫兇?
“老婦夫家是姓李,沒有錯的。”李老太太口齒伶俐,一字一句沒有一個不是聽的很清楚,根本糊弄不得,“敏兒,是尚書府的二小姐,是老婦的親孫女,這點,肯定是沒有錯的。至於,尚書府的三小姐瑩兒——”
怎麼?變成李瑩不是李大同的親女兒了?!
朱承敏的眼皮直跳。
李老太太聲音清清楚楚地說:“當時,我兒子,也懷疑,因為,瑩兒的母親,欺騙了我們尚書府,說是懷孕,結果,請來太醫一診查,根本沒有這回事兒。要不然,我兒子之後也不會對這對母女越發疏遠了。這點事兒,在京師裡的人都知道。訊息靈通的,在關外的人,應該也是有所聽聞的。”
大家對這事兒真是不可能不知道。畢竟王氏那會兒,也算得上是朱隸的岳母,他們護國公的丈母孃,王氏的一舉一動,從關內傳到關外,有點心思的人,都會留意打聽。
是聽說過,王氏觸犯了皇帝和太后,被抓了個正著。不止如此,李大同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對被關押的王氏竟然不理不睬的。本來是夫妻的話,李大同最少需要在皇帝面前給王氏求情吧。但是沒有。
現在聽李老太太這樣說來,原來是這樣一回事,都是有緣故的。這樣說,李老太太的話是真的了?這個李瑩,才是那個不是尚書府小姐的真相。因為李瑩不是尚書府的小姐,不是李大同的親生女兒,所以,變著法子想先汙衊起自己的姐姐不是尚書府的小姐。
沒錯了,全合邏輯。
朱承敏張大的嘴巴第一次發不出聲音,腳步往後一退時,不由從臺階上踩空了一步,勉強踉蹌了幾下,才站穩了腳步,可是已經從臺階上跌下去了,對於站在臺階上的男子更是隻能仰望的份。
其餘人,本來還寄望著這兩者之間再有一番廝殺,看朱承敏能不能拿出更有力的證據來。事實上,朱承敏哪裡拿的出什麼證據。
關於李敏不是李大同親生女兒的證據,只有李敏自己能拿得出來。李瑩即便從尚書府裡找出什麼蛛絲馬跡可以證實李敏可能不是李大同的女兒,哪怕是李大同的親筆留言,李敏都是不怕的。畢竟,李大同的筆跡都可以是人偽造出來的。更何況,李大同根本不會留下這個東西。
讓世人以為他心甘情願為其他男人戴綠帽子,娶了一個已經被其他男人玷汙過的女子為夫人。這等於是讓全天下都扯笑他李大同當龜孫子,有可能嗎?不可能!
科學的,能證實是不是親生女的證據,握在她李敏手裡,別人不是她李大夫,根本拿不出來。
她這個三妹子,自己一鳴得意,自以為是,果然是,又搬了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眾人等了一陣,只聽呼呼呼的北風颳過耳膜,偏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