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羨慕顧瑾之。
蔡簷就是其中之一。
她見到了顧瑾之的母親和弟弟,在自己母親的首肯之下。便主動上來搭話。
蔡簷長得很水靈,稚嫩可愛,無人不喜的。
她說話,又是一副大人模樣。
小孩子像大人,總會惹得大家稀罕不已,宋盼兒也不例外。蔡簷一上來,就得到了宋盼兒的好感。
孩子那麼小,宋盼兒又是大大咧咧的性格,她根本沒有多想,就客氣和蔡簷說話。甚至鼓勵煊哥兒也說幾句。別像個悶葫蘆。
蔡簷就主動說了借書的事。
其實,蔡簷是問宋盼兒借的。
宋盼兒見人家小姑娘都這麼大方,就讓煊哥兒出面答應。
也許在母親看來,小孩子就是小孩子。童趣得很。
兩個小孩子有來有往。只覺得有趣。
只要不是特別敏感的人。都不會猜疑,一個十一歲的小男孩會情竇初開,喜歡一個八歲的小女孩子。
這是煊哥兒和蔡簷認識的開端。
他說完。自己都有點尷尬。
顧瑾之為了緩解他的尷尬,笑著道:“我和王爺認識的時候,也是這麼大。。。。。。”
煊哥兒勉強一笑,繼續說下去。
當年認識了,煊哥兒還真的尋了兩本書,宋盼兒親自派人送到了蔡家。
之後,他和蔡簷也沒有私下裡的來往。
煊哥兒便情根深種。
沒過半年,煊哥兒就結交了李懷。
李懷從小在京中貴胄子弟裡混大的,他不似煊哥兒那麼老實本分。
兩年後,煊哥兒又一次在三哥那邊,遇著了蔡簷。
十一歲的蔡簷,已經開始發育。雖然不夠亭亭玉立,也是分外水靈可愛。
那次的見面,他們沒說話。
煊哥兒看了蔡簷幾眼。
蔡簷餘光瞟到了,頓時紅了臉,這讓煊哥兒心裡起了漣漪。
到了前年正月,煊哥兒去三哥那邊拜年,再次遇著了蔡簷。
這次,他們是在垂花門口遇著了。
那是他們第三次見面。
才見過三次,就能如此深情,顧瑾之是難以理解的。
她沒有打算弟弟,安靜聽他說。
那次,煊哥兒奉了母親的命,也要進內院,看看侄兒們。
而蔡簷,跟著她母親,高挑娉婷,一頭烏黑濃密的青絲,雪色紅潤的臉,美麗動人。那倩影婀娜,瞧著也能叫人酥了半邊。
蔡太太知道煊哥兒的身份,知道他是三嫂的小叔子,是家裡的親戚,對煊哥兒很熱情,一路上和他說話。
煊哥兒覺得,蔡簷的性格像她母親。
蔡太太還主動說起,蔡簷小時候跟煊哥兒借了書,至今未還的話。
那次,他們倆仍是沒能說上話。
煊哥兒卻不像之前那麼平靜了。
他魂牽夢縈,想知道蔡簷的事。
那一年,蔡簷已經十三歲了。
煊哥兒很想知道,她訂了親沒有。
他忍了幾日,忍不住要去打聽,就被李懷知道了。
李懷主意最多,認識的人也不少,很快就幫煊哥兒打聽到了。他不僅僅替煊哥兒打聽到,蔡簷沒有定親,而且還打聽到了蔡簷的閨名、甚至小名。
兩個月後,蔡簷和家人裡去廟裡上香。
他們家不似如日中天的權貴,女眷上香都要肅清廟宇。
蔡簷家裡去上香,只是挑了個香火不盛的寺廟,打了聲招呼,準備了幾間乾淨的廂房而已。
煊哥兒就和李懷混了進去。
他在寺廟的後花園,遇著了蔡簷。
蔡簷只帶了個小丫鬟,在寺院的後院逛著。
她看到煊哥兒,先是嚇了一跳,而後卻認出了他,叫了聲顧少爺,轉身要躲的。
煊哥兒喊住了她。
李懷在不遠處望風,煊哥兒把自己寫的一首情詩交給了蔡簷,又說:“你借的書,不用還的。假如真想還,繡條帕子給我吧。。。。。。”
然後就跑了。
那次太過於大膽。
事後想想,萬一叫人知曉了,蔡簷名聲不保的。
煊哥兒想,蔡簷肯定嚇壞了。
他說了那麼放肆的話。
別說帕子了,只怕以後聽到顧煊之三字。她都要躲了。
煊哥兒很懊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