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部分(3 / 4)

小說:春閨記事 作者:津夏

走狗,連證據都拿出來了。

我哪裡肯信?方才是玩笑話,老侯爺您肯定也聽說了不少。我今日來,就是來澄清誤會的:那些流言,絕非我背後猜測,抱怨說出去的怨氣話。我相信譚老的清白啊,您也要相信我啊。”

他先說了譚家的功勞。

反其道而行,他不是來責問,而是來澄清的。

譚老侯爺深居高位幾十年,也摸不準廬陽王的用意。

他臉上笑容不變,心裡早就驚濤駭浪。

御史王獻的確是譚家的人,可朝中無人知道啊。那是譚家蟄伏的悍將,等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才啟用的……

譚老侯爺如何不驚?

“有這種話?”譚老侯爺裝傻,“慚愧啊王爺。老朽賦閒幾年,一把老骨頭,哪裡只天下事?若不是王爺來說,老朽也不知王爺今日的困境。只是,竟有人說譚家的是非,挑撥譚家和王爺的關係,其心可誅。王爺明鑑啊。”

“挑撥離間,是小人常用的伎倆啊。”朱仲鈞道,“您看,我不是來登門了嗎?我若是相信,早就跟皇兄和母后哭訴去了。”

譚老侯爺好不容易平靜了半點的心田,又起了駭浪。

他不知道朱仲鈞是故意而為。還是單純無知。

一個剛剛恢復了智力的傻子,他能說出這麼一番話嗎?

背後是有誰在替他出謀劃策?

是皇帝!

否則,廬陽王用詞就不會如此的尖銳了。

他這麼直截了當襲擊而來,是譚家老侯爺很少經歷過的。

他從驚濤駭浪裡滾過,更加小心謹慎,而不是像顧延韜那樣狂妄自大。

時機沒有八成熟,譚家是不會輕舉妄動的。

朱仲鈞侃侃而談,說完了這件事,又看到了譚家老侯爺桌面上的孫子兵法,和他談起了用兵之道。

譚老侯爺沒有帶過兵。他所有的知識。都是紙上得來的。

朱仲鈞也沒有帶過,可是他看過的兵書,遠遠超過譚家老侯爺。

他是學貫中西的。

論實際年紀,他比六十多歲的譚老侯爺還要大;論閱歷。他前世見過的風浪。比譚老侯爺更加驚心動魄;論學識。前世社會進步,讓中西文化交流,儲存了精華。去了糟粕,他的見識更加深刻而多樣。

譚老侯爺越說,越覺得和朱仲鈞能深入交流。

他對朱仲鈞大為改觀,心裡隱隱就多了幾分戒備。

“王爺真叫人刮目相看啊。”譚老侯爺試探著道,“如此學識,老朽佩服。”

“我小時候就過目不忘,一目十行的。”朱仲鈞笑道,“紙上談兵,讓您見笑了。”

而後,他又笑道,“上次我去宮裡,也拉著皇兄說這些,他就當我是賣弄,不肯與我多談,藉口去張淑妃那裡,將我丟下了。還是您老好,願意和我說這些……”

譚老侯爺心裡又是一動。

皇帝在兄弟面前,都不避諱去張淑妃那裡,說明皇帝很信任張淑妃啊。

譚家一直留意宮裡的妃子們,竟然不知道還有這層?

皇帝做得很隱晦。

如此保護張氏,必有玄機。

要是譚家傻傻的和廬陽王較勁,讓張家佔了大便宜,就得不償失了。

廬陽王說話直爽,雖然學識紮實,卻是張口就來,半點也不斟酌,可見他僅僅是記性過人。

譚老侯爺的戒備又減少了三成。

說了好半天,快到了午膳的時辰,譚老侯爺留他用膳,他拒絕,告辭回家了。

回到了顧家,他直接去了顧瑾之的院子。

顧瑾之就問他:“怎麼樣,去譚家做了些什麼?”

“首先,敲山震虎,讓譚家以為皇帝、太后和我都清楚他們家的所作所為,讓他們自亂陣腳。他們以為可以聲東擊西?做夢。然後,禍水東引,把譚家的注意力引向張家……”朱仲鈞道。

“張家?”顧瑾之反問,“哪個張家?”

“張淑妃的孃家。”朱仲鈞笑道,“這件事,除了皇帝和太后,只有我知道。之前他們說,要立張淑妃為後。以為我是傻子,就沒有避開我。不知道現在是不是還這樣打算的,我先拿出來擋一擋,管他呢。”

他才不管是不是把皇帝和太后看重的後族給毀了。

張家要是頂不住譚家,張氏那個皇后封了也坐不穩,遲早還是要換的。

一箭雙鵰,既禍水東引,又替皇帝考驗考驗他欽定的後族能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