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瑾之說出了對方的用藥,甚至說出了對方先前是哪位大夫,讓人對她刮目相看。
這位病家姓魏,祖籍溫州,是今年參加科考的舉人。
春闈落第之後,因為路途太遠,就懶得回鄉,乾脆在京裡結伴住下,等待三年之後的春闈,想再試一次。
如今,他們幾個都在西大街的孫氏書局選書,換些銀兩度日。
這兩位同伴都是舉人,和病家是同鄉。
其中的高個子同伴姓吳,平時最喜歡看雜書,連藥書他都略讀過,又博文廣記,對岐黃之術粗略知曉。
“這位小先生,他還有沒有得救?”吳舉人問顧瑾之。
他們方才去了梁氏藥鋪,梁家的坐堂先生給魏舉人診脈之後,連連搖頭:“沒造化了,此侯九死一生。老夫手裡,不出死人。你們還是另請高明吧!”就把他們哄了出來。
九死一生呢。
看魏舉人燒成這樣,神志不清,的確可怕。
吳舉人和另一位同鄉把魏舉人從梁氏藥鋪抬出來,不知如何是好。梁氏藥鋪卻出來一個小夥計,很有良心的悄悄告訴他們:“抱到西頭的顧氏善藥堂去看看,他們那裡的大夫仁心仁術……”
不知道是真的有良心,還是想讓病家死在顧氏……
吳舉人和同鄉也沒有多想,抱著一線希冀,將魏舉人送到了顧氏這裡。
顧瑾之沒有回答吳舉人的話,而是往病家胳膊上摸了摸。
病家很瘦,因為是書生,整日讀書不運動,體質不好。又熱毒深陷血裡,拖得太久,只怕救活過來很難。
一個小小的熱感冒。用藥稍微不當,就能擊垮他。
這種極熱之證,多半是救不活的。
對方體質天生羸弱。
顧瑾之咬了咬唇,半晌都沒有回答吳舉人的話。
“我來瞧瞧……”不知什麼時候,老爺子已經站到了顧瑾之身後。見顧瑾之素來自信,今日卻一反常態,也知道病情棘手。
顧瑾之回神,忙起身,將位置讓給了老爺子。
老爺子坐下來診脈。
病家的脈,數而弦洪。三部直行,這是熱極之症。
此症候的病家,體內有大熱燥熱。卻因原本陰虛。導致身子無法承受寒涼之藥。
寒涼之藥本是降熱的,卻把這陰虛的病家氣機閉塞。
氣機得寒閉塞,熱邪就陷而不透,反而將熱毒逼到了血裡。
這下子,熱不能降。又不能再添寒涼之藥,且又病入膏肓……
老爺子收回了手,對病家的同伴吳舉人道:“請略微坐坐……”
然後給顧瑾之使眼色,讓她到梢間說話。
“暑溫極熱之證,九死一生。”老爺子道,“你可有法子治他?”
顧瑾之也沒什麼把握。
這樣的急症。在前世的時候,都是直接送到西醫院的。
急救方面,中醫比較薄弱。
像魏舉人這種危急高燒的病人。已經是命在旦夕。
“大慈惻隱之心,你我皆有之。可病家的病情太過於險重,能力有限。”老爺子對顧瑾之道,“像他這種病,滿城的大夫是不敢接的。萬一救活了。顯示不出才能;萬一治死了,這飯碗就砸了……”
老爺子話裡的意思。是叫顧瑾之量力而行。
這種病人,超出了大夫的能力範疇。
老爺子行醫半輩子,他都沒有把握。
“雖是九死一生,卻也不算非死不可。”顧瑾之最終道,“我想試試……”
她說完,抬頭去瞧祖父的臉色。
老爺子並沒有蹙眉不悅,反而露出淡淡笑容。
“盡人事,聽天命,你倒有古醫的風骨。”老爺子笑著道,“去吧,試試也好……”
老爺子自己年輕的時候,也治死過兩例病患。
那時候謹記大醫古訓,發大慈惻隱之心,救天下含靈之人。等治死過兩例,才知道大夫醫生不醫死。
生死輪迴,大夫掌控不了。
有些經驗,老爺子無法用言語告訴顧瑾之知曉,需要顧瑾之自己去體會。這樣,才能謹記。
大夫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雖然很痛苦,卻也要接受現實,看著病家無力迴天,駕鶴西去。
顧瑾之現在和老爺子從前一樣,是個才華絕倫的人。
這樣的人,心裡太過於自信……
自從顯露才能至今,顧瑾之還沒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