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來自於國內猶太人們的巨大壓力。
在未來的2007年曾經發生過一次經典的重大事件,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Of。Chicago)著名政治學教授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J。Mear…Sherimer)和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院長斯蒂芬…沃爾特(Stephen。Walt)出版了“以色列遊說集團與美國外交政策”一書,以近五百頁篇幅和大量分析,指出美國外交政策受到猶太團體的影響和控制,因此常常損害美國自身利益。
事實上,這兩位教授新書的內容,最初是美國著名的百年綜合雜誌“大西洋月刊(The。Atlantic)”的約稿,但是在猶太勢力的影響下,“大西洋月刊”最終決定反悔不予刊登,其他美國期刊也紛紛拒稿。最後只得到了英國的“倫敦書評(London。Review。Of。Books)”給予發表。
文章刊登之後傳到了美國,美國知識界頓時就炸了鍋,美國蒙大拿大學(University。Of。Montana)歷史系主任想要邀請斯蒂芬…沃爾特去發表演講,結果遭到了校內外猶太人的一片討伐,並且要發起運動撤銷這位系主任的行政職務。另一所常青藤學院布朗大學(Brown。University)組織了討論會,邀請了斯蒂芬…沃爾特,結果也引起了猶太組織的抗議,迫使會議主辦者請警。察維持秩序。猶太組織還呼籲各界人士和校友停止捐助布朗大學。
這一事件,最終以兩位著名學者的失敗而告終。
由此就可以看出,猶太人的金錢政治策略在千禧年之後還是取得了成功,他們在美國社會之中也贏得了一席之地。但這種政治策略也更加催化了許多人對猶太人的仇富心理,所以,關於猶太人的歧視其實一直都沒有消失,只是猶太人尋找到了合法合理的保護手段而已。
在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之中,支援他們的財團超過半數都具有猶太人血統,這也是猶太人經過長年累月沉澱下來的豐厚資本,他們在好萊塢之中也擁有舉足輕重的決策位置,這也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伍迪…艾倫這一批猶太人導演能夠擁有如此廣泛人脈的重要原因,同時也是特蕾西…雅各布斯、朗…梅耶、馬丁…鮑姆等人竭力想要進入“辛德勒的名單”劇組的原因,因為這部作品的成敗還維繫著好萊塢圈內以猶太人為中心的大半人際關係網。
可以說,由於宗教和文化影響,猶太人在北美大陸的處境雖然比起歐洲來說有了長足的進步,但還是遭受到許多保守宗教團體和仇富心理的排斥,潛意識的排斥和歧視始終都沒有徹底消除,所以在二戰結束之後,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裡,猶太團體一直都是緊緊抱成一團,為自己謀求更多的生活空間。
由於這種歷史和文化背景,所以猶太人第一是團結、第二是敏感,他們堅持不懈地為自己民族的權利和地位努力著,自然不願意發生任何意外。
“辛德勒的名單”所帶來的震撼,其實就是猶太民族內心深處最沉重的傷痛,在那一場大屠殺之中有六百多萬名猶太人都被帶走了生命,這就是他們不斷奮鬥不斷拼搏的動力,這也是他們的底線,沒有任何人能夠觸動。
其實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誠意已經打動了全美猶太人協會,包括“辛德勒的名單”這部電影上映之後,全美猶太人協會也組織觀看過了,對電影是讚不絕口。更不要說那些參與電影拍攝的猶太人反饋回來的資訊,更是為電影加分不少,史蒂文在劇組的一舉一動都透露著他身為猶太人面對那段歷史時的痛苦和掙扎,還有史蒂文作為一名猶太人對於民族的悲憫和歸屬感,這都讓全美猶太人協會對電影表示了支援。
但是這一次關於阿蒙…戈斯角色的塑造問題,卻觸發了猶太人團體之中少數極端份子們的神經,所以他們就第一時間站出來要求一個解釋,更是在洛杉磯、芝加哥、紐約、華盛頓等四大城市醞釀著遊行,一場風暴就要來臨。
面對這種情況,社會學者們紛紛站出來發表了自己對於阿蒙…戈斯這個角色的看法。
辛辛那提大學(University。of。Cincinnati)的社會學家達斯汀…布朗(Dustin。Brown)認為,“從阿蒙…戈斯的成長經歷就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堅定的反猶分子,他對猶太人的厭惡是深入骨髓的,對於這一思想的堅持讓他在納粹軍隊裡升職速度十分迅速。戈斯可以說是一個投機主義者,他抓住了這一次戰爭的機會,迅速爬到了高位,並且成為了普拉紹夫集中營的主管,掌握著數千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