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剩下的家族吞併。
而留下的殷、範、申三公地位牢固,行為又謹慎,輕易不可動搖,祁家雖不如前,可公爵猶在,又有昭定太后撐腰,只要不絕嗣,總有再起的一天。
而在華潼之亂中立了大功的陰山伯薛家,被封了世襲的侯爵,成了新貴,逐漸起勢。而今仁宗又封了逍遙伯姚家,就不知這家可有運氣起來了。
仁宗十五歲便得了太子,此後倒也生了幾個兒子,可惜長成的終是隻有太子,而太子又因華潼之亂而亡,只留了一子,即太孫石景灝。此後,仁宗便無所出,只有太孫這麼一個血脈。
成宗一脈,如今統共只剩下仁宗、太孫和安凌王三人了。偏偏安凌王年成婚十年,二十有五,竟然一個子嗣也無,而太孫才剛滿十五,還未成婚,自然無嗣。
仁宗皇帝成天憂心這兩滴血脈,能否傳承下去,是以對這次大選尤其看重,重中之重,自然是為了給太孫挑選嫡妻和侍妾們,當然也要塞些好生養的人才給安凌王,順便做幾回月老,賜婚給公侯之家。
不僅是皇上這般緊張,前朝後宮、宗室,還有勳貴們,誰不盯著這事呢。
貴女們不少,可太孫只有一個,誰不想在這時候,把自家女兒送給太孫,哪怕只做個嬪妾也成,畢竟太孫可是板上釘釘的繼承人。
永順三十五年,二月初,仁宗繼位以來的第八次選秀,正式拉開帷幕。
專門負責此事的宗正院,開始從名門閨秀之中納選秀女。
這於魚家,本是關係不大,畢竟大小姐魚令姝只有十三歲,年齡這一條上,就不達標。但除去這個,她真是挑不出其他瑕疵,出身清貴之家,無論是美貌、品性、才情,皆是百裡挑一,不可多得的佳人。
本來應該嘆一句,可惜了。
可嚴氏心裡怎麼能甘心,她當年也是盛京之中數一數二的貴女,本有大好前途,卻不料發生華潼之亂,家族受皇上遷怒,失了聖心,降為伯爵,三代而終,大不如前,她因此耽誤下來,年歲大了,只能低嫁給魚恆,心裡這口氣,過了十餘年,還是平不下來,怎麼也咽不下去。
因而她對優秀的女兒寄以厚望,在她心裡,誰都不能同女兒相提並論,怎麼也不能埋沒了她。現下有這樣的機會,能夠一步登天,怎能就因著年紀小了兩月,不滿十四,就這樣算了?
這世道,只要你能把各種關竅都打通了,就沒有辦不成的事,想當年,昭定太后入了成宗爺的青眼,才十三歲,不也進宮做了皇后。
只要和宗正院掌事宗令長信伯打好關係,這事就有可能做成。
還好她孃家曾顯耀一時,經久的人脈在那裡,長信伯答應起來並不難,提的要求也好滿足。只是人家說了,必須先在仁宗皇上面前留了底,才能談其他。
而今後宮裡最受寵的就是憐妃娘娘姚氏,有什麼能比得過她的枕邊風。
魚恆自然也是知曉的,所以在姚家提出悔婚一事時,他一點都沒為難,乾脆利落地答應下來,只在最後,提了這件難事。姚家滿意之餘,不過幫個舉手之勞,這事就成了,仁宗皇帝親自準了魚家長女參選一事,長信伯接了令,立馬把魚令姝也提了上去。
魚令姝本就出色,又有宗正院掌事提拔,這選秀一事,就非常順當,一路走到最後。也算是她的運氣,殿選時,仁宗竟然還記得她,還誇她魚家滿門清貴,祖父和父親皆是能人智士,竟然就直接把她指給太孫為嬪。
等二月十二,聖旨下來,她已是天家的人了,貴不可言,再不同以往。魚家上下,包括魚老太爺和老太太,都要給她拜安行禮。
魚令姝只能在家待上兩日,到了十五,她便要收拾行裝,坐著粉車,駛進太孫府,成為太孫的女人,從此便要失去魚家這個庇護,以後前途,都要靠自己來掙了。
她自然要與孃家人依依惜別,臨走前,甚至還召見了魚令嫣,扶著她的手,深情款款地說道:“四妹妹放心,姐姐以後不會委屈了你,定會想法為你再尋一門好親事。”
魚令嫣連忙低頭,伏身回道:“多謝姐姐厚愛,妹妹感激不盡。”
心裡卻想,果然是親父女,這哄人的詞,都是一樣的,只是這時候聽著,直讓人渾身不適。
然而最不舒服的,應該還是她娘吧。
第8章
選秀一事,關係整個家族前途,自然備受魚家老太爺和魚老爺的重視。
魚恆這段日子,忙著各種打通關係的應酬,腳都難沾地,更別提去二房了。
不過等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