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門護法》作者:神秘道人
簡介
一個現代佛家的俗家弟子惠普,面對收養他的大師臨死之前弘揚佛法的遺願,他在現代碌碌無為,當機緣巧合之下,他穿越成了西遊當中的孫悟空,面對即將大興的佛門和只能興盛一量劫佛門的命運,看全新的孫悟空會如何左右佛門的命運。
實力境界
更新時間2010…1…7 17:41:38 字數:55
天仙
玄仙
金仙
太乙金仙(共分九層)太乙道果
大羅金仙(共分九層)大羅道果
準聖(公分二十重天)
聖人(二十一重天)
合道
佛教資料
更新時間2012…6…6 18:32:14 字數:5295
禪宗會有每日三炷香的供奉方法。
釋迦牟尼(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釋迦牟尼'1'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屬剎帝利種姓,是佛教的開啟者。據佛經記載,釋迦牟尼在29歲(一說19歲)時,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歲時,他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遂開啟佛教,隨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恆河流域一帶傳教。年80在拘屍那迦城示現涅磐。因父為釋迦族,成道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也就是“釋迦族的聖人”的意思。根據傳說,佛出生後不久,其父淨飯王曾讓仙人艾希達為兒子佔相。艾希達看出,太子並非尋常人物,他的體相中有32種非凡特徵和80種特點,稱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合稱“相好”。在造像和繪畫中,佛與眾不同之處最常表現在頂有肉髻,青紺色螺發右旋,眉間有白色毫毛,即“白毫”,手足掌心有輪相等。
佛陀以本誓願,於娑婆世界,五濁惡世示現成佛(詳見八相成道),開顯佛教,度化眾生。
釋迦牟尼的意思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因父為釋迦族,成道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義即“釋迦族的聖人”。
據佛經記載,佛陀在29歲時,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等諸多苦惱,捨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歲在菩提樹下悟道,遂開啟佛教,弘法45年。年80歲左右在拘屍那迦城示現涅盤。另一說為30成道,弘法49年。
釋迦牟尼佛心咒:達雅塔嗡牟尼牟尼瑪哈牟那耶梭哈
道源法師開示
西方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本師;本師者,根本教師。西方阿彌陀佛、東方阿閦鞞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是釋迦佛說出來的。設若釋迦佛不說,我們連一尊佛,亦不會知道。因此,我們稱念釋迦佛名號時,特加“本師”二字,稱曰:“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以表感念佛恩,特別尊重!我們對於本師的名義,尤應留心詳記。
梵語“釋迦牟尼”,華言能仁寂默。“能仁”者,能以仁慈一切眾生,“寂默”者,不著相。“寂”是不著身相;所謂“不離菩提場,而至鹿野苑”。終日出入往返,著衣吃飯,及至赤足走遍全印度,悉皆寂無身相。“默”是不著語相;所謂“終日說法,無法可說”。乃至說法四十九年,不曾說出一字,是皆默無語相。茲再詳解其義:能仁者,是大悲;寂默者,是大智。凡夫有悲無智,二乘有智無悲,菩薩雖具悲智,而未能究竟。佛是大乘極果聖人;大乘者,即是大白牛車(比喻)。唯佛一人,悲智雙運,究竟圓滿,故號為能仁寂默。一切萬法,悉皆含攝於悲智二法之中,故稱為萬德洪名。又能仁是事,寂默是理,理事無礙故號能仁寂默。又能仁是相,寂默是性,性相圓融故號能仁寂默。又能仁是俗諦,寂默是真諦,真俗一如故號能仁寂默。廣而言之,三藏十二部,一切功德莫不具足於釋迦牟尼四個字中,故稱為萬德洪名。
宣化上人開示
「釋迦」是佛的姓,「牟尼」是佛的名字。「釋迦牟尼」是梵語,「釋迦」翻譯成釋迦牟尼中文就叫「能仁」。怎麼叫能仁呢?就是能以仁來愛人,以仁愛這種的心來教化眾生。「能仁」也就是慈悲,慈能予樂,悲能拔苦,能拔除眾生的苦,而給眾生快樂。悲能拔苦。悲有三種:
一、愛見悲。愛,就是這種情愛的愛;見,就是看見了的這個見;悲,就是悲愍。這是什麼人所具有的?這是一般凡夫所具有的;也就是一種同情的心,又叫愛見同情。
怎麼叫愛見悲呢?因為我們人類,和你近的,你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