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2 / 4)

小說:這一代 作者:炒作

來今年過年職工有望可以回家和家人團聚。

張磊正掀起篷布走進自己的作業帳篷,帳篷是棉布做的,可以拆卸,一頂能睡十幾個人,夏天揭開四周的篷布可以通風納涼,冬天的帳篷中間就像現在一樣燒著個鐵皮爐,讓大家可以取取暖做點熱水喝。屋子裡,工友邵國良正拿著厚厚一沓信發愣,聽到動靜抬頭一看是張磊,重重地嘆了一口氣,張磊一見他這樣就知道肯定有心事,就詢問怎麼了?他們幹野外勘探的,可以說常年和工友同吃同睡,時時刻刻都在一起,誰家裡有什麼事那不說一清二楚,也是知之甚深的,同為知青同病相憐,真有家庭困難誰都不會坐視不理的!

邵國良苦澀的一笑:“這次不是家裡的事,是我妹妹他們連的連長動員她嫁給‘新生人員’,①說只要同意領證就給解決農場戶口!那個‘新生人員’是連隊裡放羊的,說是特別顯老。”

“你妹妹同意了?”

“一開始看到人就不同意,站在一塊像父女。後來指導員和連長輪番上來勸,不答應不行!信裡說,證後來就領了,儀式都沒有。我想給她匯點嫁妝過去,張磊,回頭找來木材你幫我打點箱子傢什。”

“沒問題,錢上有不湊手的直說。”張磊也不知道如何安慰他,要說邵國良的初衷也是為了讓弟弟、妹妹有個好去處,自己才選擇了條件比較差的安徽,哪裡想到事情全不是想象中的樣子,現在弟弟、妹妹都過的不好,他反而在這裡工資也高,吃住不愁,這讓他作為長兄非常愧疚,認為當初都是他的原因才造成妹妹最終迫嫁這樣的局面。

當年,邵國良帶著比自己低一級的弟弟、妹妹和所有69屆畢業生一起來到泰山電影院聽取各大生產建設兵團做的動員報告。報告開始就是看雲南、內蒙古、新疆和黑龍江等地的記錄片,影片中少數民族載歌載舞、原始森林的神秘魅力、草原上萬馬奔騰的風光、還有飽滿如油畫般色彩的喀納斯讓同學們如痴如醉。輪到各團上臺報告,現役軍人穿著一身神氣的綠軍裝把兵團生活描述的讓人熱血沸騰!

“頭頂香蕉、腳踩菠蘿、一屁股坐下三顆草藥,雙手一把抓到的都是花生”這是雲南兵團講述自己的連隊風光,富饒的物產讓上海同學目瞪口呆;

“來我們連隊每人都有槍!”黑龍江建設兵團如是鼓動,引來底下一片轟動;

“我們每個月給知青40斤大米補助。”新疆生產兵團也不落其後。

回到家中邵國良決定弟弟和妹妹分別去雲南、新疆,自己來安徽。

誰成想過了半年弟弟來信就告知兄長,到了連隊以後發現是在原始森林裡找了處有水源的地方就地搭了房子,“芭蕉樹葉當屋頂、野餐露宿為革命”,當時說的戍邊為主,雨季就休息,旱季屯墾已經成為了一句空話。新建連隊的任務就是開墾原始森林,伐掉當地的樹木枯枝再種植橡膠樹,口號變成了“先生產再生活”、“活著幹,死了算”……

而妹妹去了新疆頭幾個月確實能領到40斤大米,可漸漸地變成30斤大米加10斤苞谷,後來大米的數量就越變越少。冬季的新疆,井臺邊的冰垛結的比井沿還高,一個不留神就會摔下去,女同志很多利用各種機會都嫁出去了,烏魯木齊、庫爾勒、尉犁縣,只要能搭上的都走了,這導致兵團的女人越來越少。

現在兵團對於下放的女知青嫁人都是有限制的,原則就是必須內部消化,只要你嫁給內部人員,一律到農場錄用為正式職工。邵國良的妹妹熬到現在拿著三十塊五的工資,部隊裡百分之八十都是光棍漢,尤其是畜牧連更是常年在戈壁不見人,你說不嫁,考慮一下政治後果再決定!

爐子上的熱水咕咕地冒著熱氣,帳篷裡很安靜,這幾年來,每個春節鑽井隊員基本都是在曠野上度過的,他們在繁重地體力勞動之餘有許多充裕的思想時間和天地,時至今日,更多的知青認清了現實不再盲從輕信,封閉的環境、傳統文化的瀰漫和一次次的運動也使他們以往奉若神明的一些東西、一貫恪守的準則都受到了衝擊和質疑,家庭生活的壓力和生存的本能讓他們逐漸成為了沉默的群體,但他們中的許多人也因此覺悟,獨立思考,終將發出真理的吶喊!

篷布又一次被掀開,同屋的工友吃完飯一撥撥的湧入,勾肩搭背互相開著玩笑進來,一屋子大老爺們,荒郊野地哪有什麼娛樂?臥談會內容自然離不開女人,說說後勤發勞保用品的漂亮物管員,討論下哪家的媳婦肥碩的臀部,外號叫“小擦板”的賭咒發誓這次過完年一定要讓工會趙大姐幫忙解決他的人生問題,讓大家集中火線攻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