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其他事兒自然就得黃氏親自操勞,童若瑤也樂得清閒,謙虛道:“二嬸子謬讚,不過會寫幾個字罷了。”
黃氏笑道:“我還不會寫呢!”
事關老夫人,童若瑤忙點頭應下,免得別人說她不樂意。其實她也是十分的樂意,黃氏本就是能手,何況是老夫人的壽辰,萬一出了錯可不好。童若瑤也沒操持過這樣的大事兒,何況眼下還有一事兒。
老夫人立刻就提到,看著顧廷禮微笑道:“今兒廷禮就要去鋪子裡頭,現在時候不早了,你也快些去,免得叫掌櫃的瞧著說你懶惰。”
顧廷禮慌忙站出來,點點頭稱“是”。
老夫人便吩咐顧炎和顧廷煊多多帶著他一些,黃氏看著童若瑤道:“顧廷禮要去城北的鋪子裡頭。”
也就是說童若瑤打理的鋪子是另一間,城北屬於上京的商業繁華區,成衣鋪子的生意不算好,到底還能做,那邊多有外地來的旅客,有些衣裳不夠穿的,或者時間來不及的,也會選擇成衣,所以除了顧家在那邊有間成衣鋪子,另外還有兩三家。
而另一間在城東南一代,哪裡居住的多半是達官貴人,童家的宅子也算是在城東南方向,不過更偏南,所以尚且不到真正富貴的地方,童若瑤夫家孫家的宅子就屬於富貴地了。哪裡住著的人家基本府裡都有專門做針線的人,對外需求幾乎沒有,所以那家成衣鋪子的生意可謂慘淡,只是卻一直開下去,並沒有因為生意不好就改作別的買賣。
見童若瑤沉思,黃氏特意壓低聲音道:“是你三嬸子給廷禮選的鋪子。”
也就是說並非她的安排,童若瑤微微一笑,同樣低聲道:“我一個婦道人家,不過學學看看賬本什麼的,廷禮是男人,去那些繁華的地方才更有助於他。”
黃氏撇撇嘴,“早讓侄兒媳婦選一間,一直不給個活兒,嬸子也沒法子。”
看來應該是郝氏親自給老夫人說了,所以黃氏才沒法子吧。可若是顧廷禮學有所成,三嬸子有了依靠,老夫人放了心黃氏心裡琢磨的事兒,未必不會如願。當然,這是童若瑤樂觀的想法。
抬頭看一眼深深埋著腦袋,十分膽怯好似孩童的顧廷禮,童若瑤忍不住嘆口氣。郝氏想現在分家單過,也不知脫離大家庭日子能不能過得下去,不過老夫人一直沒說這話,估計郝氏也不好一而再再而三的提。本來三房就是依仗大房和二房,老夫人也想顧廷禮學有所成,不求別的,至少能養家餬口。
郝氏又謝過顧廷煊和顧炎,老夫人見她如此似是放下了心裡的芥蒂,心裡歡喜叫大夥散了,各自忙各自的事兒。
顧廷煊和顧炎要帶顧廷禮去鋪子熟悉熟悉,有家裡的人在旁邊,免得他膽子太小見了生人不敢說什麼。再說,老夫人雖吩咐了顧廷禮在家時多請教顧廷煊和顧炎一二,可顧廷禮並沒有來找顧廷煊,也沒有找顧炎。
從千禧堂出來,黃氏攔住童若瑤和呂氏,笑道:“一會子我就打發人去外面把要做的請帖定下,然後把各處親戚的名單叫人羅列出來,好給大嫂子送來,有勞大嫂子也幫著瞧瞧,看看有沒有疏漏。這樣等帖子拿到手裡了,侄兒媳婦就能快些寫好,早些打發人給親戚們送去,免得到時候遲了,有些通知不到的,還說咱們瞧不起人家呢!”
顧家本來的親戚不多,基本都是隔了房的,因大老爺出事後大夥怕受牽連,基本都不再來往。後來顧家慢慢崛起,成為大夏皇商,那些疏遠多年的遠方親戚,也沒臉再上門。倒是,黃氏孃家人一直來往著,童若瑤嫁給顧廷煊那會子,人雖沒來,都送了賀禮來的。還有就是呂氏的孃家人,但也基本沒什麼人,呂氏上面有位哥哥,也早已患病離世多年。下面有位妹妹便是敏慧的生母,也是早撒手人寰。
郝氏親戚倒是有幾門,不過也不是近親,總之顧家也算是門庭稀薄,所以看到黃氏送來的那些名單,童若瑤倒是沒有大多的驚訝,親戚裡頭,黃氏的孃家人幾乎佔了一半,老夫人的那些孃家侄兒什麼的,也只有三兩家罷了,其餘全是生意上有來往的商戶,或者與顧家有些交情的人。以及常年效忠於顧家的那些體面掌櫃。
林林總總的放在一處,倒襯托的童若瑤孃家的親戚身份地位高一些。無論官品大小,好歹也是官,何況,還有童若秋的夫家孫家和大嫂蔣蓉華的孃家蔣家。但也不及國公府王家身份地位尊貴。
看到鄭家的字樣,童若瑤頓住,忍不住擱下筆。小玉在一邊磨墨,見她如此,忙道:“二奶奶寫了一上午了,是不是累了?要不歇會兒吧。”
童若瑤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