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這個,文卓成不由有些好笑,他都知道的事,大外甥還能不防備不成?能在他面前不隱瞞,就是信任他,換成他人,他大外甥可沒這麼蠢,這麼重要的事豈是能隨隨便便告知他人的?沒看給潘家和季老太爺的禮品都沒有那麼出格,只比市面上流通的效用要好上一些。也許他們會懷疑這些東西的來歷,卻只會當季宣和有特殊的渠道,不會進一步懷疑這些東西的實質效用。
“大哥,父親到底是怎麼想的?我們家和季家大表弟家十年沒來往,怎麼父親不僅打算親自去看他,還想帶個孫輩?”文三爺很是不解。在他印象中,季家大表弟,他見過的次數一個巴掌就能數過來,還是那種多年未見的情況。他知道父親對季宣和有些另眼相看,曾經母親還為此不爽過,只是他不知道兩人間的甥舅情何時有這麼深。
“我也不是很清楚,季家大表弟在康平縣居住時,父親和他走得近,只是礙於未分家時文府的情況,就沒有宣揚,連咱家也是如此,我也是後來開始掌事之後才知道的。”文俊浩腹誹,要不是父親沒有刻意隱瞞,估計連他也不會清楚父親和大表弟之間的往來,“你們自己看著辦,回去都和自己媳婦商量商量,父親並沒說一定要帶一個孫子走,要是樂意就把名字報到我這,不樂意,父親也不會給你們吃掛落。”
眾兄弟聽後,便一鬨而散,回各自的小院商議。
聽到這一訊息,文二夫人哪能同意,她壓不過自己的丈夫,在自己兒媳婦面前還是有些威風的。當婆婆的可以隨意而為,做人兒媳婦的只能儘量受著。一邊是母親,一邊是父親,加上路途遙遠,怕孩子們年紀小小的上路,身子骨受不住,兒媳婦們這次是傾向聽婆婆的意思,誰家的孩子誰心疼。鬧到最後,只有文俊浩和文二爺文俊熙各選了一子。
文俊浩作為文卓成的嫡長子,老父有這個意思,他不帶頭那也太不給父親面子。他同自家媳婦商量之後,從兒子中選了身體最棒,年紀又合適的文梓辛作陪。文二爺文俊熙是庶子,文家目前算是商家,嫡庶相較官宦人家而言,沒有那麼涇渭分明。
不過文家到底出身勳貴人家,再如何,也不能亂了嫡庶,以至於給一大家子埋下家宅不寧的隱患。文俊熙的前程自是沒有幾個嫡兄弟好,以後他能分到的家產不多,最終還是要靠他自己。前景不明,父親心中究竟是何打算,他也不清楚,文俊熙只是想著碰碰運氣,孩子還小,也不用他做什麼,只是交代了幾句,讓他好好聽祖父的話。
同文俊熙一樣想法的不止他一個,只是基於各種原因,最後只有文俊浩和文俊熙兩家各出了一人。
文俊浩和文俊熙挑選的孩子不是最出色的,唯有一點,那就是不會拿鼻孔看人。文卓成看了之後,索性決定兩個都帶上,總共就只有兩個人選,挑了哪一個都不好給另一個兒子交代,索性就都帶上,帶一個是帶,帶兩個也費不了多少事。
商隊將貨物處理完,又進了一批新貨。很快就到了啟程的日子,文家人送到城門口,才依依不捨地回家,特別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在城門口再三交代僕婦要照顧好兩個孩子。
季宣和其實想過在季氏一族裡過繼兩個孩子,後來想想還是算了。他是地方官員,不能隨意走動,又有分宗的打算,由邵雲辰出面也沒這個必要。兩人最終決定就在應州府尋覓一二,無論是從哪個村裡去抱養兩個孤兒,還是直接在城裡人市善堂領養都行。
現在剛安生下來,孤兒比比皆是。應州府作為戰事後方,從其他地方前來應州府謀生的人很多,加之幾年前應州府曾經歷過戰事,戰爭年間賦稅又高,一家子人一旦頂門立戶之人有個三長兩短,這個家基本就散了。
☆、88|3。22
應州府還算好的,其他地方這種現象只會更加嚴重。饒是如此,應州府街頭巷尾乞丐流浪漢之類仍是層出不窮,季宣和盡了自己的最大努力,也只是將這一狀況改善一二,想要杜絕此情況,他根本就是有心無力。
如今戰火停息,這樣的狀況終將逐漸改善。只要季宣和在任一天,別的暫且不說,至少能保證吏治比較清明。
季宣和不是死抓著手中權力不放的人,作為一府品級最高的官員,他只要把好舵就行,方向不出錯,就誤不了大事。事無鉅細都要過問,不止他累,底下官員也輕鬆不到哪裡去。知人善任,才是作為上官最重要的一個能力。
秋收過後,府務輕省不少,季宣和將過繼孩子的事提上了日程。這不是他一個人的事,只有他和邵雲辰同時看中了孩子,才能將人領進府。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