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3 / 4)

; 拔十數人為生員;省聚萬數千生員; 拔數百人為舉人;天下聚數千舉人; 拔百數十人為進士”; 這並不是誇張的話,童生到秀才的錄取率不過百分之一,秀才到舉人又只有百分之一,舉人到進士又是百分之一; 古代的科舉就像是金字塔,越往上人越少; 競爭也就越激烈。

而大昭皇朝,建國不過幾十年; 還是一個皇朝初始的時代; 人才凋零; 因而讀書人錄取率相對高一些,此次院試,參考者五千人左右,錄取三百人,比例達到百分之六; 已經是非常高了。

依舊是非常繁瑣的檢查手續,考場上卻空曠了許多。

第二場考試也被人們稱為複試,雖然這麼叫著,卻增加了一個題型,算術題。

“九百九十九文錢,時令梨果買一千。一十一文梨九個,七枚果子四文錢,梨果多少價幾何?”意思是梨子和果子一共買了一千個,九個梨十一文錢,七個果子四文錢,問梨子和果子單價各是多少。古代的算術題一般都比較簡單,對於葉信芳來說讀題和寫題比解題更難,幸而他對於院試做了充分的準備,有專門練習過如何做古代數學題。

繼之前的神題“二”之後,這次題目是:“我四十不動心”。

葉信芳:……

這題目乍一看還以為進入了言情頻道,實際上是來自《孟子》,聯絡前文方能解答。

公孫丑問曰:“夫子加齊之卿相,得行道焉,雖由此霸王不異矣。如此,則動心否乎?”,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動心。”原意是公孫丑問孟子:請您出任齊國的丞相,實行自己的政論,就此建立霸業,這樣,您是否動心。孟子的回答很淡然:我過了四十歲就不動心了。

葉信芳下筆如有神助,從不動心說到淡泊名利再說到君子之德,沾沾自喜,自覺良好。

院試的難度,確實比縣試、鄉試要提升很多。而一個秀才功名,要奔波三地,就算是理想狀態,一次就過,也要考上十場才能取得。

他想起清代曾經有學者認為,秀才是最見真學問的,因為相較於會試和鄉試,秀才試更加的公平嚴格,秀才作為士級別的最底層,利益干係不大,而舉人、進士就不同了,故而古代的科場舞弊案多發生在鄉試和會試,這兩場考試多方利益牽扯,閱卷又因保密的原因,容易出現暗箱操作,所以經常會有意外發生。而遍觀明清兩代的著名文人,有的也許考不上舉人或進士,但鮮少又不中秀才的,例如蒲松齡,十九歲參考,接連中縣、府、院試第一,名噪一時,最後卻屢試不中,直到過了七十歲才授了一個貢生功名。

下午才過一半,葉信芳就交卷了,答案已經寫好了,再檢查也無法更改,他本以為這次自己能是第一個出來的,沒想到一出考場就看到了宋修之。

對方此刻坐在書童帶過來的小板凳上,垂著小腦袋,一動不動,乍一看還以為脖子斷了。

宋修之第一場院試出來,總感覺自己身上一股子味道,為了避免第二場進考場要如廁,頭一天夜晚他滴水未進,考場上的清水也一滴不喝。

當然,最後的結果比較感人,不想小解的他,肚子疼得想大解。

“修之怎麼這麼快?”葉信芳問道。

宋修之緩緩的抬起頭,臉色慘白如紙,虛弱的道:“我想回去洗澡。”

葉信芳嚇一跳,這樣子感覺像是命不久矣了一樣。

“少爺出來就吐了好幾場。”書童指著牆角的那一堆嘔吐物。

葉信芳看了一眼,只感覺眼睛都要瞎了。

“我送你去醫館。”葉信芳又將他背了起來。

“我沒病,要回去洗澡。”宋修之低聲說道。

葉信芳摸了摸他的額頭,沒有發熱,“你怎麼不先回去?”

“我想等你一起。”小孩子身體虛弱,聲音軟綿綿的,絲毫沒有往日的意氣風發。

葉信芳倒是不知道說什麼好,想著另一個同伴身子也不怎麼樣,便吩咐書童在這裡等著。

“你先回去洗個澡,然後我們再去看大夫,好不好?”葉信芳柔聲問道。

“好。”

快要走到客棧的時候,葉信芳感到宋修之動了動,將頭小心翼翼的靠在他的脖頸邊。

葉信芳聽了一聲輕輕的喊聲。

“爹。”

葉信芳:!!!

我把你當老闆,你卻把我當爸爸?

震驚,因為男保姆照顧太周到,竟與小少爺產生父子情!

“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