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真不怎麼樣,剛剛成年的趙統無論在力氣,還是在技巧上,都和曹純這樣的成年高手相差甚遠,但趙統也有個優勢,就是人家有個好爹,三國時期也是要拼爹的,不過人家拼的光明正大一點而已。
不拼爹的話,趙統從哪裡學戰場保命的本事,那時候可沒什麼知識大爆炸,文采武藝基本上都是口口相傳的,家世是一項很雄厚的資本。
所以虎父無犬子的現象比比皆是,曹cāo的兒子就不用說了,曹植、曹彰、曹丕都不是省油的燈,孫堅的幾個兒子孫策孫權孫翊也都文武雙全,也就劉備的兒子差上一點,但生存智慧也不可小覷。
此外,關羽的兒子關興關索,張飛的兒子張苞,夏侯淵的兒子夏侯霸,張遼的兒子張虎,樂進的兒子樂綝,鍾繇的兒子鍾會,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陸遜的兒子陸抗,等等等的,都是青史留名的人。
草根出身的幾乎少之又少,也就是鄧艾還算出名一些。
戰爭打到最後,一點點的優勢都會化為絕對優勢,所以曹純又一次戰敗了,七千騎兵,戰死沙場四千餘人,徹底失去了戰鬥力,只能再次逃回枝江,保護徐晃撤退的道路。
不過趙雲也是慘勝,手下的能戰之兵不過五千餘人,接近一半的戰損也讓趙雲yu哭無淚。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趙雲是戰勝一方,有權利搜刮戰利品,兵刃戰馬什麼的都不缺,甚至略有盈餘,兵力補充起來倒是不難。
所以趙雲立即迴轉周倉的大營,與周倉合兵一處,迫使樂進不敢輕動。
趙雲、曹純、樂進、周倉等人全都不能動,能動的就只有江陵的徐晃和周瑜了。
接管了文聘的援軍之後,現在周瑜手中手中大約有五萬餘人,而江陵的徐晃手中只有一萬餘人,周瑜的優勢極為明顯。
……過渡章節,可看xing不高!
第四百七十章 螳螂捕蟬黃雀後
1,兵力上處於絕對優勢,周瑜也不和徐晃玩什麼陰謀詭計,派兵堵住江陵城的四門,就開始準備攻城。
周瑜是以眾凌寡,大勢壓人。徐晃劣勢明顯,江陵又不是易守難攻之地,孤懸在外,再加上城內的兵卒也沒有死戰之心,百姓更沒一心皈依,突圍而走,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事了。
就在周瑜圍城之後的第一個晚上,徐晃趁著周瑜立足未穩之際,帶著司馬懿等人殺出重圍,跟曹純的腳步,直奔枝江去了。周瑜帶兵追殺,卻被徐晃斷後截殺,也沒佔到什麼便宜,便也不強攻,緩緩追殺而去…
在徐晃的拼死斷後之下,徐晃的大軍先一步趕到了枝江與曹純匯合,先一步趕到了夷陵岔道。
趙雲不願意落入被徐晃樂進兩面夾擊的地步,燒了大營,撤出十里開外。
徐晃慢慢扯入樂進的大營,整頓好兵馬。而周瑜也不願自在這樣的險地和徐晃一戰,與趙雲商議一下,二人各自領兵退去。
周瑜回到江陵,留下文聘駐守江陵,自己帶著兩萬兵卒沿江而上,以夷道為軍事中轉基地,殺入荊門上和虎牙山的水軍要道。而趙雲則撤兵回到襄陽,按照原定的軍事計劃,出兵西城。
周瑜這邊的戰場並不佔據什麼優勢,需要長時間的鏖戰。而趙雲那邊的戰場則不同,鍚縣、西城等地幾乎沒什麼駐軍,漢中的王雙又不敢分兵,趙雲一路行軍,幾乎沒守到什麼阻撓,很簡單的就攻克了西城…
到了西城,趙雲休息了幾天,一路開赴城固縣。城固縣位於漢水北岸,是漢中的門戶所在。
不過對於趙雲來說,渡過漢水還真不是什麼問題,周泰的水軍優勢太明顯了,不到三天的時間,趙雲救全軍渡過漢水,圍攻城固縣。
趙雲渡過漢水的行動很簡單嗎?王雙就眼睜睜的看著趙雲渡過漢水了,當然不可能了,那根提前認輸有什麼兩樣,實際上,趙雲不光是渡過了漢水,還利用這個機會下了一個套,狠狠的坑了王雙一把。
趙雲帶著徐庶、周泰、馬良、周倉還沒到城固縣,徐庶就提出一個很好的軍事計劃,就是提前渡過漢水,埋伏一直騎兵。
對於能牢牢控制河道的周泰來說,這個任務簡直不能算是任務,舉手之勞而已,就在龍亭附近,趙雲親自帶領三千騎兵渡過漢水,在南岸大部隊和水軍的掩護下,悄悄的接近了城固縣。
這個軍事計劃很隱蔽,並不是很容易看破的,原因是官道處於漢水南岸,大部隊行軍的話,不可能在漢水北岸行軍的,接近四萬軍隊燒了三千人,王雙無論如何也發現不了的,當時了沒有軍事衛星。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